下一篇4  
2008年10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薄冰”上安全疾行军
——兖矿集团鲍店矿安全预控管理解读
张 伟

  现场生产条件差、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基础管理有待于强化是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作为已有22年生产历史的兖矿集团鲍店矿,在前行的路上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安全工作重在预防。薄冰之上,鲍店矿立足创新,以人为本,把强化安全预控管理作为破解安全发展瓶颈的良策,进一步夯实了安全本质型矿井建设的基础。

  点活“死穴”引发自动自发活力

  开采不断向边远地带延伸、冲击地压、村庄搬迁导致孤岛开采等给鲍店矿的安全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管理方式方法缺乏针对性、超前性、预见性,导致干部职工安全生产责任感不强,不能自动自发进行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的“死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死穴”只有通过准确点击,才会有通的可能。

  针对这种情况,鲍店矿积极进行管理推陈出新,开展“三自三创”竞赛活动(区队自主管理安全、创建本质安全型区队;班组自主保安全,创建本质安全型班组;个人自主保安全,创建本质安全型个人),涌现出11个本质安全型区队、29个本质安全型班组。岗位危险源辨识、“三位一体”和“手指口述”安康作业确认法有机融合落实到岗位,从作业岗点、作业环境、作业行为、管理系统入手,每班开工、停工复工前都进行“三位一体”安全确认,每个工作岗位工作前、工作中必须“手指口述”进行安全确认,进一步规范职工安全行为,强化现场超前预控。对领导干部实施安全管理问责制,由“过错问责”向“不作为问责”转变,全力解决少数领导干部存在的推诿扯皮、工作不到位、作风浮漂现象。创新使基层区队、班组及个人自主管理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由管“我”安全、积极向“我”管安全转变,形成了安全工作的自动自发,今年以来杜绝了严重三违。

  打通“脉络” 提升素质“含金量”

  鲍店矿现有职工9937人,年轻职工占一半以上,职工安全素质参差不齐,更需要强化教育,给矿井打通安全素质脉络。为此,该矿创新实施实施“三三”联动培训,狠抓职工安全教育。 

  “三三”联动培训,即发挥三级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基地作用,精心组织特殊工种人员脱产培训;发挥区队自主培训作用,扎实开展职工业余培训;依托济南军区农业技术试验基地,实施工班长以上管理人员封闭式准军事化轮训,形成了以完善脱产、业余和全封闭式培训为主的“三三联动”,强化职工安全培训机制。先后建立了综采掘工作面、辅助运输、井下变配电等16个实验基地,将实验室搬到了基层区队,移到井下现场,均能模拟操作训练或现场实践。基层区队明确一名管理人员主抓安全培训,一名技术人员负责安全培训,配备一名安全培训联络员,定期沟通培训开展情况,协调解决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累计在济南军区新农业试验基地组织了8期406人的准军事化封闭式轮训和拓展训练,使全矿职工安全素质有了大的提升。涌现出9个实名安全操作法、15个安全创新示范岗、37名优秀安全岗位能手。被评为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先进单位、第四届中国企业教育先进单位百强。

  内化于心  绷紧安全思想弦

  思想隐患是安全工作最大的隐患,解决职工的安全思想和意识问题,是搞好安全生产的关键。针对少数干部职工存在的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清的现状,该矿不断提升安全思想教育渗透力,筑牢职工安全思想防线。

  制定《全员安全思想教育责任制》及考核标准,构建了安全思想教育长效机制。开展“三查三看三反”活动,从矿到基层班子层层召开安全专题民主生活会,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问题、深刻反思,认真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学讲话、提境界、找差距、强责任、严措施、保安全”大讨论,领导班子带头,全矿人人撰写心得体会。今年6月份开展的现身说法事故案例演讲,让建矿以来4名事故责任人代表现身说法剖析事故原因及危害,受众人数达5000多人。今年以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系列活动40多项、大型宣传服务活动近80多次,实现了长流水不断线,警钟长鸣。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