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3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粮食提价,化肥行业利好!

本报记者 师 容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四季度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部署,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制定并发布增加各项农业补贴的方案,扩大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做好粮棉收购工作。

  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推出6项强民惠农措施,包括组织开展主要农产品收购,较大幅度提高2009年生产的粮食最低收购价格,较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完善化肥市场调控机制,促进生猪生产和奶业健康发展,大幅度增加农业投资等。

  根据发改委公布消息,从明年新粮上市起,白小麦、红小麦、混合麦每市斤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0.87元、0.83元、0.83元,比今年分别提高0.10元、0.11元、0.11元,提高幅度分别为13%、15.3%、15.3%。稻谷最低收购价也将作较大幅度提高。相关人士称,粮价的大幅提高,将对我国农业及与其相关行业产生很大影响。

  提升粮价呼声已久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中国经济受国际市场影响的趋势越来越大,尤其是近两年,受国际化肥市场行情的影响,化肥出口数量剧增,中国化肥市场价格持续高涨,国家相继出台的各项提高粮价以及增加直补等惠农政策在高价农资的冲击下,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农民种粮积极性遭受挫伤。

  为保证国内化肥需求,稳定化肥供应价格,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相继出台各项化肥进出口政策,尤其是2008年出口关税政策的调控,影响化肥市场价格在年初至9月之间跌宕起伏,令行业心理遭受巨大的考验。

  自国家150%关税政策出台以来,市场价格在恐慌之中持续下跌,跌速之快超过2007年化肥市场的“癫狂”涨价,以至于化肥企业来不及采取任何措施规避市场风险。而价格走低的行情之下,市场接受能力更加走弱,市场库存积压不减,经销商、农民观望心态更强。据市场反馈,目前市场上大一部分库存均是在原材料价格高价位时购进,无论是低价销售还是存货停销,企业都不可避免面临亏损结果,很大一部分企业被迫限产或停产,化肥行业不可避免步入“冬天”!亏损重压之下,企业在急切需求解脱之道,而其中要求提高粮价的呼声尤为强烈。

  大多数化肥业内人士认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应从解决粮价问题入手,而长期以来,中国国内的粮价还是扭曲的,与国际粮价相差甚远。”据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提供的数据,中国当前的粮价只有韩国的十三分之一,日本的二十分之一。在过去十年,中国粮价一直变动不大,涨幅大小仅在0.01元/斤左右。尽管进入2008年,国家在2月、3月、5月相继调高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但是变动幅度仍旧不大,粮食价格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农民增收主要还是靠非农收入。因此等“通胀”压力来临之时,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在内的各种商品价格的上涨都对农民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压力,而化肥价格,由于起伏巨大而备受行业内外关注。

  湖北大峪口化工有限有限公司销售部部长李振奇曾指出,国家对农民的粮价政策,对农民的收入能有多大的支撑很重要,如果农民收入不能有较大程度的改变,那么即使化肥价格在降下去,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现状。

  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是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重要政策支撑,也是化肥企业欲寻求出路的一个诉求!而此次粮价的大幅提高,超过10%的涨幅,更引起了化肥行业的关注。

  粮价调高富有深意

  温家宝总理在17日会议中指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对我国的影响逐步显现,主要是经济增长放缓趋势明显,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资本市场持续波动和低迷。总理发言释放出新的经济信号,全球经济呈现下滑趋势,外需疲弱,拉动内需将是抑制我国经济下滑,自主解决经济持续发展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为百分之九点九,而第三季度GDP增长为百分之九,“控制通胀”已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核心命题。据国家统计局20日公布,居民消费价格(CPI)九月份上涨百分之四点六,已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回落,通胀压力已有所缓解。

  有业内人士提出,我国九亿人口的农村消费市场存在巨大的潜力,然而巨大市场潜力仍受农民收入水平的限制而难以开发。在此时出台惠农政策,富有深意,惠农政策的出台,不但有利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稳定粮食和农业生产,还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对于拉动内需也是一种促进。在外需疲弱之际,增加农民收入对启动巨大的农村市场需求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大幅提高,已经引起了化肥人士的普遍关注。对于化肥企业来说,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是一个利好的消息。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提价幅度之大,是历年所没有。国家调高收购价并开始执行预案,有助于在今年粮食生产成本上升较多的情况下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化肥企业减轻当前面临的困境。

  江苏华昌市场部经理李昊峰认为,这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托市收购价格,能够增加农民从农业生产中得到的收入,提高农民的购买能力,这对于在行业“冬天”中煎熬的化肥企业,化肥行业的这个“冬天”可能会早一些结束。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粮价提高幅度之大,令困境之中的化肥行业看到了春天的希望,然而依靠粮价的提升是否能从实际上解决化肥行业面临的困境,仍有待观察,但是国家此次粮价政策的出台,透露出了国家在政策制定方面更加理性和客观,在利好政策信号的引导下,化肥行业走出“冬天”也指日可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