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0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关键是一个“诚”字

□ 本报实习记者 臧洪菊

  “作为农村金融工作者,只有把支农当成自己的责任,以支持农业为基本,以农户为基础,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主题,积极探索,把小额信贷工作做得更好。”2008年第四届微型创业奖农村信贷员一等奖得主邱新武如是总结自己近二十年的工作经验与心得。

  “摸爬滚打在农村金融工作的第一线”

  邱新武,湖南浏阳农村合作银行社港支行的一名信贷员。从1989年从事信贷工作至今,邱新武在农村信贷行业一干就是近二十年。二十年如一日,不同的日出月落,一样的兢兢业业。对于自己多年的工作历程,邱新武用了"摸爬滚打"这四个字。1989年,专科刚毕业的邱新武做了一名信贷员,用他的话来说,进入这个行业纯属"误打误撞"。但由于不是专业出身,邱新武在日常工作中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钻研业务。为了让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晋升一个台阶,邱新武在工作之余考取了华中理工大学金融本科学历证书;为了让自己的专业技能更加精益求精,他先后参加了多次业务培训班。但是,要做一个合格的信贷员,邱新武认为仅停留在对本专业的把握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经济分析能力。因为,只有把握住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才可能帮助农户更好地理清当前经济发展以及进一步扩大再生产的投资方向和路径。

  “诚信为本,心系农户”

  “做一个信贷员难吗?”记者问,“不难,难的是如何做一个心系农民、一心为民的好信贷员。相对于学历水平和业务技能,一个农村信贷员更需要的是一份诚信,是一颗责任心。”邱新武语重心长地说。

  小额信贷业务的拓展,很大一部分是以一个“信”字为基础的。因此,常常是邱新武每到一个村,就要花大力气去了解这个村的整体、个人经济发展状况。每天跑村委会了解情况,挨家挨户地走访与农户了解和沟通,帮助村里农户搜集经济发展的信息……。这一切在邱新武的信贷员生涯中,已成为“理所应当”的工作环节。

  “但是,我始终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能帮你贷到多少款,就是多少,我从不说虚话。”邱新武认为,这是一个信贷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坚守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它这关切到一个信贷员身后的金融机构在农户心中的形象。一个信贷员如果出尔反尔、言行空虚,损毁的将是一个金融机构的整体信誉。

  “您不辞辛苦地奔波于乡里农户之间,动力是什么呢?但是为了业务量的拓展,工作绩效的提升么?”在邱新武着力强调农村信贷员要讲求诚信时,记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尽力帮农户带到款,这是我的责任。”邱新武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邱新武说,当进入农村信贷员这个角色之后,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帮助农户们更好地发展经济,如何帮助贫困的农户脱贫致富。

  创新小农信贷模式

  在谈到信贷业务发展时,邱新武认为,在当前,应当进一步探索拓展信贷模式,做好授信工作,同时,本着与其他信贷员交流的初衷,邱新武谈了谈他所在金融机构近年来探索出的信贷方式。首先,是以村级为单位,积极开放农户评级授信工作,最终结果是将有资格贷款的农户按“特级、优良、较好、一般、级外”五等级划分,并颁发相应的等级证书,除“级外”为不合格的农户外,其他等级的农户可凭等级证书自行支取贷款。其次,是根据农户的经济和信用状况,两年进行一次调整,并实行动态管理,对上年及时还本清息的上调一个级,对不守信用不按时还本付息的下调一个级。其三,是由客户经理对被评为优秀的农户逐步上户落实,经集体讨论后,在村级张榜公开。其四,将所有数据录入电脑,建立数据档案保管,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邱新武认为,这种工作方式的风险系数较低。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好,逐步为农户所接受,贷款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誉的提高,信贷员们肩头的担子也是任重而道远。信贷员工作的汗水与艰辛,记录在那一个个穿梭于乡里农户间的脚印和身影当中。回首19年零3个月的信贷生涯,邱新武满脸欣慰之情,“看到我帮助的农户脱贫致富、看到他们再见到我时的那份感激与不舍,看到他们还都记得我,我觉得我的付出得到了很大的回报!我一定积极探索、更加努力,要把小额信贷工作做得更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