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10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世界经济危机考验棉企


  上周(10月6日—10日),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小幅反弹后再次下跌。近月合同MA810跌79元/吨,周均价为12743元/吨;主力合同MA901跌84元/吨,周均价为12760元/吨;成交量有所增加,全周成交总量48340吨,日均成交量9668吨,较前一周的7709吨增加1959吨,增幅24%。订货量增6260吨,订货总量为47460吨。MA各月合同周均价平均跌70元/吨。

  上周国内现货及国际棉花现货市场继续下跌,期货价格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出现暴跌。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为12709元/吨(跌204元/吨);郑州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12579元/吨(跌407元/吨);中国棉花收购参考价周均价为12290元/吨,较前一周跌137元/吨; 36%衣份、10%回潮率的标准级籽棉收购周均价为2.77元/斤,较前一周均价2.81元/斤跌0.04元/斤。

  ICE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51.07美分/磅(跌8.33美分/磅);cotlook亚洲A指数周均价为65.18美分/磅(跌6.71美分/磅)。Cotlook亚洲A指数周均价为65.18美分/磅,以此计算(上周平均汇率6.8324)1%关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1205元/吨(跌1123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低1504元/吨;临时滑准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2567元/吨(跌578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低142元/吨。

  由于中国金融并非完全开放,受国际金融影响较小,应重点关注中国的实体经济受国际影响程度,关注纺织企业受世界经济衰退影响的程度。

  目前收购市场清淡至极,棉农不卖,加工厂不收,即便收了也不好销售。今年的收购期可能超乎想象的长。如果籽棉长期留在棉农手中,加工厂会随销随收,纺织厂随用随购,将大大减少棉花市场流通量和库存量,将对棉花流通及物流企业提出严峻考验。     (张洪洲)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