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14日,郑棉创新低至12190元/吨,但由于郑棉价格接近国内新花成本,同时市场收储传闻使郑棉体现较强的抗跌性。截至14日主力1月合约报收于12390元/吨,较前一周下跌525元/吨,其持仓减少105730吨到190360吨。该周郑棉总成交量增加1009530吨至3860360吨,总未平仓合约减少98570吨到264750吨,日均换手率达到264.53%。随着商品价格的整体大幅下挫,郑棉与现货棉价背离,市场分歧加大,正吸引资金的关注,有筑底迹象。建议多关注仓量与主力持仓变化,在现货没有止跌前,弱势仍将延续。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蔓延至其它经济体与行业,虽然各国央行大力救市,但预期欧美等国经济将陷入衰退,此将限制其对纺织品与服装的需求,最终制约中国纺织品与服装的出口。近期棉纱价格有所回落,削弱了纺织企业对原料的需求欲望。虽然中国政府在两个月内连续两次下调贷款利率合计达到0.54%至6.93%,但并没有激发纺织企业囤棉欲望,新花大量上市后所形成的销售压力致使现货棉价持续下跌。目前新疆地区籽棉收购价格仅为5.3元/公斤左右,折皮棉成本11800元/吨左右,而实际销售价格在12100元/吨上下,CCI 328指数在该周内下跌154元/吨到1253元/吨,且有进一步下跌的趋势。
进口市场方面,截至10月14日两大棉花出口国美国E/MOT地区SM级与印度Shankar-6级皮棉1%税率进口成本分别为11424元/吨和11463元/吨,滑准税下进口成本分别为12779元/吨与12790元/吨。较国庆前后有较大幅度的下跌,美棉由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而跌幅最大,拥有极强的竞争力,导致中国进口量在近期有所上升,低廉的进口棉价也对现货棉价形成脱累。
由于国内现货棉价持续下跌,郑棉低位宽幅震荡,导致郑棉主力901合约与CCI 328指数价差在-398—208元/吨之间波动,而近期最低价差在-519元/吨,14日两者价差报收于-163元/吨。从历史数据看,郑棉仍处于下降通道之中,而郑棉与CCI 328指数的价差同样处于下跌趋势中,短线反弹不足以改变棉价的下跌趋势,随着现货棉价的持续下跌与价差的缩小,郑棉仍将继续下挫,建议逢高继续卖出郑棉为宜。如果价差缩小至-500元/吨以下,空单可平仓并少量买入多单。
技术上,该周郑棉虽止跌反弹,主力1月合约站稳12190元/吨支撑,并继续挑战13000元/吨的压力位,但技术指标仍处于弱势,中期下跌趋势并没有改变,受现货低迷拖累郑棉将继续下跌,逢高继续卖出郑棉期货,建议贸易商参考企业成本逢高分批卖出保值。
(杜 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