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卫国1984年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煤矿电气自动化专业,从美丽的江边小城九江来到了环境艰苦的煤矿,一干就是20多年,现任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岱河煤矿运输区区长。
20多年来,赵卫国始终追求技术上的融会贯通和精益求精,被全矿技术人员誉为“赵一把”。每当看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或因操作工序不合理而影响安全生产时,赵卫国都会主动悉心研究,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去年7月份,他看到主运大巷和主运斜巷采用人工扳道岔,职工在一个班的工作中不停往返于工作面和道岔之间,既辛苦又不安全,加上道岔到不到位全靠个人观察,一个疏忽就会造成车辆掉道,甚至可能造成伤人的严重后果。他便和技术人员研制了气动道岔,不仅提高了运输安全系数,而且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
赵卫国外表文质彬彬,让人感觉平易近人,但和他共事多年的同事都了解赵卫国工作中坚韧耿直、近乎严厉的脾气,尤其在安全管理上,更是毫不含糊,执行安全制度决不留情。2006年,赵卫国调任运输区区长时,面对的是矿井单翼生产,一吨矿车运输,点多、面广、战线长,生产环节多等诸多困难。他针对运输工作实际,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规范职工行为,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了安全责任网络,将安全目标分解到区干部和班队长身上,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一级对一级负责,一级考核一级,奖惩分明,把安全工作与管理人员的收入挂钩,增强了管理者的责任心。
现在,人到中年的赵卫国对待工作仍然保持着热情,年年、月月、天天要不就是深入百米井下,深入生产现场进行指挥,要不就是守在办公室处理公务,研究科研课题。每当他能休息片刻时,他就会想到远在千里之外、年过7旬又体弱多病的父母,想到独自一人在外读书的儿子,想到要忙碌很多家事的爱人。可是他内心闪过一丝对家人的歉意后,依然接着为矿里的生产费神尽力,对区里的职工安全竭尽全力,继续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
赵卫国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凭良心干活”。在他看来,“凭良心”就是要上对得起领导,下对得起职工。他在当技术员时,凭着对专业技术的热爱,认真做好技术研究工作。他担任运输区区长后,更是凭着对职工的热爱,尽心尽力抓好安全管理,为职工擎起了安全之伞。
(骆永祥 曹杰 黄世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