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9.8—9.12),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继续大幅下跌,远月合同跌幅大于近月合同。近月合同MA809跌38元/吨,周均价为13253元/吨;主力合同MA901跌229元/吨,周均价为13305元/吨;成交量有所增加,全周成交总量36040吨,日均成交量7208吨,较前周的6476吨增加732吨,增幅11%。订货量减少1420吨,订货总量为31640吨。MA各月合同周均价平均跌178元/吨。
上周国内及国际其他各棉花市场基本情况如下:中国棉花价格指数周均价为13310元/吨(跌115元/吨);郑州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12964元/吨(涨42元/吨);ICE棉花期货近月合约周均价为62.07美分/磅(跌4.02美分/磅);cotlook亚洲A指数周均价为74.4美分/磅(跌3.37美分/磅)。本周国内现货及国际棉花市场大幅下跌,郑棉近月合同较为抗跌。
Cotlook亚洲A指数周均价为74.4美分/磅,以此计算(上周平均汇率6.8435)1%关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2811元/吨(跌563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低499元/吨;临时滑准税下进口棉港口提货价为13412元/吨(跌323元/吨),比中国棉花价格指数高102元/吨。
央行在下半年信贷方面欲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对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原有信贷规模基础上调增5%,对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但政策与实际执行仍然存在很大距离,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目的,放贷要考虑到风险与收益。中小纺织企业资金状况仍未缓解。
各地新棉已陆续上市,由于去年籽棉收购价格较高,当前棉农对收购价格不认可,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在产业资金紧张情况下,棉花加工企业也无力大量收购,只能以销定购,收购市场较为清淡。目前多数棉区三级皮棉收购成本价约为12000元/吨,收购价格对撮合产生较大压力。(张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