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9月1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迎难而上的信贷员


  托县伍什家乡一间房行政村的西火盘和南城两个自然村,自然条件差,农户收入低,不良贷款较多,信贷员们害怕贷款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一见这两个村子就绕着走。

  截至2005年末,两村的农户们已是很难见到信贷员的影子。2006年初,村民闻虎晓自筹资金在两个自然村各打了一眼200多米深的机电井后囊空如洗。眼看着春耕将近,两眼机井的渠道还没有修建,闻虎晓愁得寝食难安。

  信贷员张殿杰在此时因工作需要刚调到伍什家信用社。他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认为,支持闻小虎完成渠道修建这个项目,一方面能为农信社信贷资金投放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市场,另一方面,农民获得贷款后可将旱地变成水浇地,随着农民收入的成倍上升,不愁新贷旧贷一起还,这是支农工作的好项目。于是张殿杰便和村委会的同志主动到闻虎晓家与其协商发放农户小额贷款的事宜。为了解除村民对办理贷款可行性的疑虑,张殿杰在村委会召开现场办公会,农户只要符合贷款条件便可现场办理贷款。仅此一次,张殿杰便为一间房的村民发放贷款64000元,其中闻虎晓得到了10000元贷款。村民们拿到钱后高兴地说:“天上掉下个信贷员。”

  农户们利用得到的信贷资金修建自家承包的地垄道、平整土地、整理围堰。两村人均增收2643元。秋收后,农户主动到柜台还贷款,不仅还清了当年全部贷款本息,还互相动员偿还沉淀贷款4750元。

  (宋俊青)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