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16时30分,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发生6.1级地震,震中位于攀枝花市区东南约50公里。截至9月2日8时,地震已造成38人死亡,589人受伤。
攀枝花市是万里长江上游第一座工业城市。地震发生后,记者联系了位于攀枝花市的部分企业,了解他们的震后生产情况。
新钢钒:职工情绪稳定
“我当时不在厂里,周一才紧急赶回来的。”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部安全管理科科长李富洲对记者说。不过值得欣慰的是,由于此次地震震中与他们的厂区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公司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没有停工,而是继续生产。
但是公司领导层并没有大意,震后紧急召开了会议,部署抗震工作,同时启动了紧急预案,应对地震带来的一些变化。一方面对设备设施进行维护、检修,一方面为了保证职工情绪稳定,对职工进行宣传、疏导压力等工作。
目前,虽然攀枝花市还有少许市民继续住在帐篷里,但是新钢钒公司的职工普遍都情绪稳定,继续三班倒,维持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有效保证了安全生产。
8月30日发生地震后,新钢钒炼钢厂维点车间迅速启动地震应急预案,从各方面加强电力、高压动力、能源介质设备的管控。
钛冶炼厂:构建物受到一定损害
刘强是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钛冶炼厂生产行政科的一名管理员,主管安全环保工作的。他说:地震的时候厂区还是有明显震感的,地震对企业的构建物也造成了一些损失。所以地震发生后,企业立即启动了抵抗地震灾害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厂房、边坡等地建筑物进行检查,特别是针对重点要害部位、重大危险源。
单位领导也召开了“8·30”地震紧急会议,安排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车间的主要领导也在车间值班,以保障生产安全。
钢企冶金辅料分公司:部分职工受灾
薛均是攀枝花市钢企冶金辅料分公司政工科的一名职工。“地震的时候我不在厂里,在街道上,感觉到了震感。”薛均说。由于冶金辅料分公司与震中相距数十公里,所以感觉不是很强烈。但是企业也是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预案,对厂房、设施等进行隐患排查。有些外来职工,老家或者有亲属在震区,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房屋倒塌,经济上有了损失。企业就及时去抚慰这些员工,送去关怀,以保障他们情绪稳定。
薛均说:“地震后大家都挺紧张的,有的家里有老人和小孩的,还在外面搭帐篷睡觉。但是大部分人,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状态。”
二滩水电站:未发现异常情况
其他攀枝花的企业也在坚持安全生产。四川二滩水电站并未因“8·30”地震而停工。大坝、地下厂房、泄水建筑物、厂区建筑物及方家沟片区建筑物无明显异常。
据二滩水力发电厂负责人介绍,地震发生时,二滩水电站区域震感强烈,电站1号-6号机组上下机架振幅达到上限报警,随后逐渐恢复。地震发生后,二滩水电站立即组织水工、运行、检修人员对大坝、地下厂房等建筑物、6台发电机组及厂内外机电设备进行现场检查,同时迅速成立“8·30”防震减灾指挥部,启动相关安全生产预案。经初步检查,目前未发现影响安全生产的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