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为农分忧总是情
——吉林省梨树县平安农业生产资料专业供销社刘绍春
本报记者 高 璐

  “这瓜秧都蔫儿了,这可咋整啊?”

  “赶紧找老刘吧,他点子多,一准儿能行!”

  对话中提到的老刘就是今天的主角刘绍春,而焦急的农民则是梨树县金山乡的瓜农。一次错误的除草剂的施用,造成金山乡四五十垧西瓜都被打蔫了(东北地区一垧合一公顷),救灾如救火,老刘闻讯后就急忙赶到了瓜田,在连续七八次的精心救护下,终于将这几十垧西瓜起死回生。而这只是无数场景中的一个,十几年来,刘绍春无偿给作物看病、治病,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几十万元。“农药的施用是很讲究的,农民不清楚药效,就重复打药,打个比方,一垧地可能用一公斤就够用了,结果农民又打了其他除草剂,结果把作物都打成了药害,有些经济作物,比如香瓜、西瓜,瓜秧都打蔫了,我们就要解决这种问题。” 

  刘绍春本身是一名高级农艺师,42年孜孜不倦地工作在农资行业,给农民辅导种植,搞病虫害的防治,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向农民推荐合理施肥。为了更好地为农服务,他还专门聘请了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农业专家1名、园艺特产专家1名、高级农艺师3名。公司几位高级农艺师经常深入乡村,每年都为农民无偿讲课60余次,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无偿为农民解决农业生产中发生的实际困难,给作物看病、传授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宣传科学施肥、平衡施肥、节本增效。刘绍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诚信为本”的理念,坚持全心全意为“三农”服务的宗旨,主要经营天脊系列肥料、丰喜和六国 等名牌产品,“钱少赚,货少卖,名牌化肥不能丢”,是刘绍春常讲的一句话。销售化肥明码实价,送货上门,坚决不搞捆绑式的搭配劣质肥销售是刘绍春经常告诫员工的准则。

  农资销售离不开工厂的支持。东北就施一季肥,等货变成钱,再用钱去进货时,用肥期已经过去了,铁路运输、工厂计划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再者一车化肥二三十万,三百万整十车八车化肥,五六百吨肥,这个量在化肥销售中,什么也不是。而且刘绍春的销售策略,利润和差价都比较薄,手头没有闲钱,之所以有今天的业绩,全靠工厂设平台库的支持,随着刘绍春经营业绩的扩大,信用程度得到了大厂的认可,最近云天化也要设个平台库就是最好的佐证。

  销售不仅要靠诚信,还要靠嘴皮子,现在不比从前,过去农民对于农技知识缺乏了解,求知欲很高,甚至是掏钱听讲课,现在农民的知识也丰富一些了,销售商的宣传也泛滥开来了,梨树县二十一个乡镇,一个乡得有十多个村,一个村都有十几个小队,买化肥的太多了,竞争十分激烈,用市场的话,现在是买方市场了,是农民说了算,在这样的形势下要搞好农资销售,就要勇于创新。将心比心就是刘绍春的法宝,谁对农民实在,谁就有优势,刘绍春务实的态度换得了农民的信任和支持,这也许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的肥价很高,刘绍春的销量比去年和前年还有所增长的原因。

  有比较才有鉴别,为此公司每年投入二三十万,累计投入费用已达百万元,与农业技术部门展开合作,委托农技部门协助公司搞搞试验示范,开一些示范田,与其他肥料对比,等价试验、等量试验、不同施肥方法的试验,组织农民召开现场会,让农民直观地看到肥料的造价高不高,产量好不好,品质高不高。品质高也是增收的一大途径,好苞米卖六毛多,质量稍低的九五毛七八了,品质高低和肥料好坏有直接关系,同时每年都搞一些样板田,召集现场会。针对不同土壤,根据目标产量,向农民推广科学施肥,合理用药,提供农产品信息。多年来,为农民增产、增质、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试验示范,组织员工参观学习,提高了员工的素质,员工各个都精通了不同含量肥料的性质、特点,主动为农民计算面积,测算用肥数量,推广施肥方法,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好评和乡镇政府的夸奖。公司曾先后被农业部、司法部、中国消协、中央电视七台评为放心农资企业;并多次被省、市、县评为“三农”服务先进企业、纳税先进企业、消费者满意单位、重合同守信誉单位等多项殊荣。销售网点遍布四平、双辽、梨树、辽宁省昌图县以及与双辽接壤的哲盟东部的各个乡镇和个别村,共141个网点,年销量达18000余吨,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

  “老刘……”不知哪里又有了一声呼唤,老刘又开始了忙碌。刘绍春还在带着他的专业社为农服务,还将带着他的农艺师队伍为农分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