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河南省济源市农信联社以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目标,相继实施了三项制度改革:一是以信用社正副主任公开竞聘、双向选择、集体竞标为主的人事制度改革;二是以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信贷人员素质为主的信贷员等级管理制度改革;三是建立了以强化内部控制、严格风险管理为主的信用社主任业绩档案管理。“三项制度”改革实施以来,有效激发了信用社的经营活力,增强了各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又好又快发展。
改革背景
早在2002年和2003年,该联社就组织过两次信用社主任、副主任公开竞聘,2003年又推出了以万元工资含量为主要内容的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较好地促进了各项业务的健康发展。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日益显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用社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由于职工的工资、奖金、福利等都与业务指标“挂钩”,每年初分配计划时,基层信用社都强调各自的客观困难,致使计划指标分配不能顺利进行;虽说实行了信用社主任、副主任公开竞聘,但在信用社的班子组合中有"拉郞配"现象,不能很好地做到优势互补,工作中不易形成合力;由于缺乏科学的、量化的考评体系,信用社高级管理人员“能上不能下”的问题无法得到根本解决,制约着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经营管理的特殊性,一个信贷员、信用社主任的管贷能力和责任心决定着信贷资产质量的好坏,如何将其经手的贷款数量、质量通过系统的、客观的考核直观地表现出来,与其工资、奖金联系起来,一直是大家探讨的问题。
改革创新管理体制
针对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该联社领导层审时度势,经过认真研究和充分酝酿,果断推出了三项改革,对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创新。
——信用社主任、副主任“双向选择”,公开“竞标”拟任职信用社。在公开竞聘的基础上,符合条件的信用社主任、副主任根据各自的性格、特长、业务素质、管理能力等情况,双向选择,自由搭档,进行最佳组合,组合不上者自动被淘汰。为避免原班子成员碍于情面不愿重新组合,该联社特别规定,原信用社班子必须重新搭配,另行选择。这样,经过两轮选择,有3名信用社副主任被淘汰。
双向选择完成后,新组成的信用社班子对拟任职的信用社进行“竞标”。联社根据各信用社的业务规模、经营管理、地域环境等情况,制定并公布每个信用社2008年各项任务指标的基数,以此作为竞标的标底。新组合的信用社班子组成竞标人,制作标书,竞标拟任职信用社。标书内容包括:2008年存款目标、利润目标以及三年工作思路。经过三轮竞标,新组成的班子不仅各自竞得自己中意的信用社,还使全年的经营计划得以顺利分配,仅存款目标就比计划高出3300万元。
——实行信贷员等级管理。为加强对信贷人员的管理,切实增强他们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也为了更好地体现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2007年,该联社制定了《信贷员等级管理方案》,决定对在信贷岗位工作一年以上的信贷员实行等级管理。根据等级评定结果,该联社对信贷员实行“三挂钩”政策:将信贷员等级与其个人工资、奖金挂钩,与其贷款权限挂钩,与其(职务)级别挂钩。该联社计划待该制度进一步完善后,再进一步不同等级信贷员的工资差距、贷款权限,同时,特别优秀的信贷员还可以享受信用社副主任或主任级待遇。
——建立信用社主任业绩档案。为完善信用社主任业绩考核机制,济源市农信联社从今年春上开始,实行信用社主任业绩档案制度。业绩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经营指标完成情况、综合排名、信贷管理、遵章守纪、差错事故、经营案件等。业绩档案资料采集工作从2005年开始,首次考核周期确定为2005至2007年,以后每一年度为一个考核周期,在首次考核业绩基础上逐年考核。业绩考核采取在基本分基础上加减分的办法,首次考核周期对每位信用社主任确定基本分为100分,以后每个考核周期将上一考核周期的考核得分作为基本分,加减分按业绩档案内容每项次奖扣分值进行计算。
根据业绩档案和评定结果,对不同等级的信用社主任执行不同的岗位工资标准,A级2200元、B级1900元、C级1600元、D级1200元。除此之外,信用社主任业绩档案还将作为人事档案的重要补充,动态、连续地反映信用社主任的年度经营成果、管理水平等的综合信息,作为联社对其评价、配置、管理、使用和淘汰的重要依据。
改革成效明显
济源市农信联社的“三项制度”改革虽然只运行了短短几个月时间,但已初见成效。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解决了指标分配难问题。据该联社信贷科负责人刘巧芬介绍,以前年度分配计划指标时,各信用社都一味强调各自的客观困难,任务很难分配。实行竞标后,联社只负责基数的确定,信用社班子自由组合,年度各项计划指标由班子自我设定,不仅分配任务不成问题,而且还便于挖掘其自身的潜能。
解决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以前,除非犯严重错误,信用社主任、副主任一般是只能上不能下,矛盾比较集中。现在,实行主任、副主任双向选择,自己没有能力,没有人选择,就自动被淘汰,使“能上能下”变得水到渠成,非常自然。该联社理事长卢战国对此深有感触:“双向选择,自愿结合,充分尊重各自的意愿,化解了矛盾,更有利于班子团结,更有利于发挥班子的集体智慧。”
在信贷员中树立了“标杆”,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实行信贷员等级管理后,每位信贷员都树立了新的标杆,在各自的岗位上“赶有目标,尽职尽责”,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营造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一级信贷员谭雨生,所管理的500多户、1600多万元贷款,没有一笔形成“不良”。他说:“实行等级管理后,把全体信贷员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大家可以从中看到自己的不足,有利于改进工作,完善自己。”信贷员武国旗说:“以前干好干坏工资都差不了多少,现在不一样了,级别不一样,工资差距就拉开了,面子上也过不去。只有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才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