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加大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信贷支持力度,灾区四川省青川县联社抢抓时间,立足灾情,做到信贷支持灾后重建不断档、不耽误、不打折。到目前,该县联社对灾区居民和企业调查21200户,掌握重建信贷需求量3.01亿元;已对符合信贷条件的5230户居民进行授信,授信额达到1.6亿元。
灾后恢复营业后,该联社深居灾区,深谙灾情,深知灾后重建信贷支持的迫切性,第一时间深入调查灾区居民和企业的灾后重建信贷需求量,第一时间有保有压、区别对待进行贷款授信,第一时间打通了灾后重建贷款的“绿色”通道。
提高授信贷款额度。灾区居民灾后建房和恢复生产急需大量资金,资金需求缺口较大。对此青川联社把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高授信额由2万元调整为5万元,增大信贷供给量,最大限度满足灾区居民灾后重建信贷需求。
降低授信贷款“门槛”。汶川大地震使灾区居民和企业固定资产遭受严重损毁,几乎没有有效资产向金融机构融资。该联社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放宽授信条件,拓宽抵押担保范围,积极采取联保贷款、政府担保公司担保贷款、政府出风险资金担保贷款等灵活方式,扩大贷款授信范围,让更多有信贷需求的灾区居民和企业获得信贷支持。
实行贷款政策优惠。该联社对灾前已经发放、灾后不能按期偿还的贷款,均延长还款期限6个月,并在年前不催收贷款利息、不罚息,逾期不作为不良记录。对灾区居民灾后进行授信发放的生活贷款、建房贷款和生产流动资金贷款,统一执行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贷款基准利率,降低灾区居民融资成本,全力支持灾后重建。(何鹏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