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8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技术比武别走偏

顾永强

  现在很多单位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技术比武活动,从中选出技术状员、技术能手。可当问及当选职工有什么秘诀时,却常听到这样的解释:“其实没什么,理论考试试题库多看看,实践考试操作题多练习,就这么简单。”在调研中发现,目前不少企业技术比武主要考查职工对试题库知识的掌握情况,但试题脱离现场实际的却不在少数。有的参赛职工虽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也不会现场操作,但由于其记忆力强,比武时往往能取得好成绩。但其实际理论水平和现场操作能力表现平平,而有不少真正操作技能水平高的职工却由于背功差而名落孙山。难怪有人说“能干的不如会考的”、“会考的不如能背的”。由此看来,技术比武的形式尚待改善。

  技术比武的过程是真正选拔人才、体现职工技能的过程,不能只考查试题库的内容,这样的成绩很难反映职工专业技能的熟知程度和对生产中突发事故的处理能力。据悉,某单位技术比武某工种每年理论考试有20多人得100分,果真有那么厉害吗?不然。有的职工虽然比武取得了好的成绩,但实际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却很一般,技术比武选出了不少“南郭”先生,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这种做法影响了职工钻研技术、练绝活、绝技的自觉性,也打击了背功差的技能尖子的积极性。

  现在各企业又到了技术比武的时候,希望企业对技术比武的形式进行必要的改进,确立科学的技术比武导向,克服年年搞老一套的弊端,优化技术比武组织形式,借鉴高考命题的经验,结合各工种、专业实际组织专人命题,注重参赛职工现场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技术难题能力的考查,真正将参赛职工的实际水平比出来,从而提高技能人才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