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7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优化人力资源 应对市场竞争

刘广明

  随着国家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政策的逐步落实,邮政储蓄银行已经成立并逐步拓展贷款业务,国有商业银行拓展农村市场业务力度加大,农村发展银行涉足商业性金融业务。2008年农村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灵活机动地开展,农村信用社“一社支三农”的局面将不复存在,“饭碗危机”迫在眉睫。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人才之争成为未来金融行业的竞争焦点。农村信用社要想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如既往地可持续经营发展,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显得尤为迫切。

  农信社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一)人力资源“断裂带”现象突出。由于历史、政策、体制和自身等方面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整体队伍“老龄化”趋势明显,知识型人才比重过低,经营管理人才欠缺复合型人才,管理方式落后。

  以某信用社为例,虽然最近几年人才引进比较频繁,内勤人员年轻化、知识化趋势明显,但内外勤人员年龄结构、知识层次差异较大。外勤客户经理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文化程度基本在高中(含)以下学历,缺乏开拓型、创新型人才,在新产品的推介、拓展方面能力欠缺,已经严重制约信用社业务的发展。在新员工的实习培养中,采用以老带新的方式,因老职工素质参差不齐而差异较大,理论应用于实践并优化组合需要过程。同时,金融类专业技术人才进入少,即使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缩小个体知识差异,又因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不够灵活,不能达到按需设岗、以岗定人。目前,有的信用社人员岗位配备不齐,导致违背会计操作规范基本原则现象的发生,外勤人员岗位闲置问题突出,难以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交流活化。在扁平化管理中,立体化、区域化人员流动性机制欠缺,纵间交流与横间交流力度不够,内、外勤人员搭配不够合理,人员岗位固化,在复合型人才培育上容易形成阻力。

  (三)农村信用社虽然在用工上采取合同制,但编内与编外合同工、联社职工与基层信用社员工、各基层社员工之间在工作环境、休息权保障、工作强度等方面差距较大,对构建和谐型企业文化容易形成阻力。这其中有历史的原因,更有法人治理结构的缺陷。部分管理人员沿用陈旧的管理用人模式,缺乏创新能力和现代管理意识,难以在激烈的金融竞争中全方面、多层次为农村信用社服务。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对策

  人力资源配置主要是指人与人、人与事的配置关系,目的是通过人与人的协调以及人与事的配合,实现组织的目标。其最终理想即是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达到个人与岗位、个人与团体的融合,提升组织的整体效能。结合信用社当前实际,从调整结构、系统培训、健全竞争和激烈机制、人力资源调控等方面对农村信用社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具体做到:

  (一)以人为本,不断充分调整职工队伍结构,尤其做好关键部门、关键岗位的人才培育机制,增强员工整体素质。在人员聘用上,不但要重点引进金融类专业型大学毕业生,充分开发挖掘他们的潜质,还要通过外部渠道和“猎头公司”引进少量中、高级管理人才,以期引起“鲶鱼效应”,预防封闭式经营,改善管理理念,让外来和尚把“经”念活、念好。

  对新进人才培育上,过好培训关,向先进企业学习。如有的大型企业对新录用大学生一律进车间基层锻炼两年,然后根据单位岗位需求、员工个体性格意愿、学识专长,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

  通过人才开发和培养,努力营造优秀人才,高素质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在用人制度上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原则,真正解决人才“断裂带”现象。对于有潜力的员工,应提供机会,大胆任命,让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迅速成长起来。同时采取科学合理措施,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建立待岗、内退等制度,保证队伍质量。另外,对外勤人员配备上,依据高风险、高回报的原则,通过给予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适当加大薪酬回报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充实到外勤人员队伍中。

  (二)通过立体式竞争上岗,完善人才体系,让人员配置活起来。

  农村信用社应坚持“任人唯贤,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起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和储备人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联社各部室之间、部室与基层之间、基层信用社之间的人员流动机制。具体通过兵推将,将选兵的双向组合方式,推行“赛马制”,开展一般员工双向的优化组合,全面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用人及分配机制改革,实现员工队伍的最佳优化配置。对于联社科员也要增强与基层信用社的的纽带督促机制,可以采取包片的形式,强化科员的责任心和危机感,让科员绩效工资跟包片业绩挂勾,避免吃平均分现象。要使每一名员工都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同时有明确的业绩目标规定。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在能力,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来自信用社内部和外部金融市场的竞争压力,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团体精神。

  (三)通过调控机制,构建和谐文化机制。

  在全国上下共创和谐的今天,构建和谐企业文化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保障,更是企业高速稳健发展的基础,具体可通过以下两方面加强完善。

  首先,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切实把工会建成职工的“娘家”。古语云:人心齐,泰山移。通过工会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沟通活动,上下联动,基层人员互动,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信合大家庭,创造员工以企业为家的归属感。其次,通过设置理事长信箱,定期调查问卷等方式,充分发挥群策群力,激发团队活力,不断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前,农信社当务之急是要在农信社改革大环境下,不断完善人力资源配置,切实改变一些不合时宜,缺乏活力的人力资源配置体制,以此来调动全体信合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村信用社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为名副其实的农村金融主力军。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