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人档案
姓名:陈国琛
学校:上海市致远中学
年(班)级:初三(1)班
指导老师: 赵春华
小茶人语录:茶是一样有魔力的东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它,感受了它的魔力。这是一件可喜的事,因为有更多的人将会体会到其中的文化底蕴,了解中华的内涵。所以,让我们共同努力,让一股茶香充溢神州的每一个角落,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让另一股茶香充盈每个人心中!
几杯茶,在品味的同时,也感受了人间的种种。乌龙茶略酸,红茶带甜,黑茶偏苦……这些茶共同谱写了一曲人间的悲欢离合,生活的甜蜜幸福,经历的苦困快乐……这就是茶。
我是上海市的小茶人陈国琛, 现在就读于上海市致远中学。我出生于上海一个清凉的暑期深夜,那一天是1994年7月25日。我与茶的缘分很深。由于我的祖籍是广东,而广东人都爱喝茶,所以我从小就接触茶。受我父亲的影响,我最爱铁观音。我还有一个爱旅游又爱茶的姑夫,所以,有幸品尝过较好的名品。上中学后又寻觅到一位“老茶客”,这个人就是赵老师了。我从赵老师那儿学到了更多专业的茶知识、深奥的茶文化。我从小到大都有茶相伴,我一直好好珍惜这份缘分。
平日比较繁忙,偶尔寻得些空闲,又觅得好雅兴,我便会找出自己最爱的铁观音,规规矩矩地泡上几杯,独自斟酌。那清新的香味随风轻抚脸庞,那淡黄的汤色回旋在洁白的瓷杯中如一轮明月,那香醇带有一点酸涩的滋味在舌间嬉戏,这种立体的感觉实在是太完美了,而且在品茶休憩之余,又巧妙地陶冶了情操、体会了茶的韵味,有一石二鸟之妙!
我喜爱喝茶,以前经常和我的电脑兼茶艺老师赵老师喝茶。有一次在“五· 一”前夕,我们两个头一次在一起喝绿茶。以往我们喝茶不是铁观音就是云南普洱(因为我最爱铁观音,赵老师最爱普洱)。
赵老师泡茶的动作很熟练,玻璃杯在她的手上来回转动,柔巧婀娜,晶莹透光,不一会儿,壶就暖好了。老师告诉我,就绿茶而言壶暖到80℃左右即可,而且喝绿茶时不需洗茶,因为绿茶不耐泡。我一面津津乐道地点点头,一面暗自感叹:赵老师懂的真多啊!赵老师先放了半包左右的茶叶在一个玻璃杯中,再加了半杯子水。水一下子变成黄绿色的了。看,一片片绿色的茶叶都浮在水面,把水紧紧地遮掩。我闻了一下,没什么浓郁的香味。可慢慢地茶叶掉了下来,毫无次序。有的竖着有的横着乱糟糟,可乱中出美。看,像丛林,婀娜多姿各有姿态。我又一闻,啊!清香阵阵香极了!茶色渐渐地黄了。品一口,留在口腔和舌尖的香气轻轻舞动。啊!的确很不错!那股美妙的香气真是无法形容,喝后舌尖还留有一些淡淡的甜。美妙极了!那个下午我们喝茶聊天,吃蜜饯、嗑瓜子,欢声笑语渲染了天空,直至染成红色,才罢休。这一切,只因有茶的牵连。因为这杯茶,拉近了我和老师的距离,形成了师生和朋友共存的关系!
喝茶是我的兴趣,是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喝茶更是一种乐趣,是文化的触摸和延续,是韵味的感染,是快乐的传延,也是交友的方法。茶香四溢,飘到哪,哪就有文化、有韵味、有快乐、有许许多多的朋友!
编者的话
《留香》这个名字,应该是茶留香的意思,不过倒也容易让人联想到“大虾”楚留香。
再看看陈国琛同学饮茶的情景:觅得雅兴,找出铁观音,泡上几杯,独自斟酌。香味随风轻抚脸庞,淡黄的汤色回旋在洁白的瓷杯中如一轮明月,这时的感觉也是“立体的”了!古代有煮酒论英雄,陈国琛则和老师煮茶论道。这不正是“大虾”的风范吗?
所以,这一次,就用一个抱拳的动作向我们的“大虾”行个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