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7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恢复店面我们充满信心

本报记者 王琥 文/图

杨德蓉的便民店是地震后村里最先恢复营业的小店。

  小店名片

  地址:四川彭州市小渔洞镇大湾子村抗震救灾便民店
  店长:杨德荣

  5·12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彭州市小渔洞镇大湾子村的杨德蓉家里财产物品损失惨重,苦心经营多年的生活用品店铺成了危房,店里的很多商品都报废了。杨德蓉说:“当时店里货架全倒了,酒、酱油等一些货全摔碎了。我那时都没心思再开店了,觉得能活命就足够了。”

  正在这个时候,四川省供销社系统生活消费品龙头企业——四川老邻居商贸公司的领导和职工第一时间赶来了。他们了解杨德蓉的受灾情况,对她进行慰问。杨德蓉是在2006年加入四川老邻居商贸公司,并成为老邻居的一个加盟店店长的。在这之前她经营着自己的一个店面,看到老邻居公司良好的配送体系,于是她申请加入,她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红火。“地震后,老邻居公司鼓励我要振作起来,继续把店开起来,并表示对我们这些受灾店会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他们的鼓励下,同时看到地震后大家买东西不方便,所以我就下决心重新干起来。”

  5月14日,杨德蓉和家人在原来店面门口打了两把伞,一个临时店面就开起来了,她的店是小渔洞镇大湾子村最早恢复营业的店面。“不久老邻居公司又给我送来了两个帐篷,现在使用的这个大帐篷是他们后来又送过来的。从14日开始,老邻居公司就开始给我这个店配货。现在店里的商品有近500种,每天的营业额近2千元,主要为周围群众和参与救灾解放军提供生活日用品。”杨德蓉告诉记者,由于老邻居公司配送中心每天都来送货,所以自己的商品种类相对齐全,使得来店里买东西的人都很多。“现在进货的价格和地震前基本一致,店里卖出的商品价格也和以前一样,有些部分商品甚至会按进价销售,地震后大家都不容易,能给大家提供点方便就多提供点。”

  杨德蓉原来的店面经营面积有近200平方米,现在暂时在帐篷里营业,她盼望着能早点换到条件好一些的板房里,老邻居公司的有关人员也在为她积极争取。“这次地震确实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但是通过老邻居公司的帮助,通过政府和广大官兵的帮助,我深受感动,能为当地的父老乡亲做点事情,我心里愿意,我也有信心能把这个店开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