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策应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部署,实现与全省经济发展大融合,江西省农村信用联社按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科学发展之路的要求,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提出了支持环鄱阳湖经济建设的“五大举措”,在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开辟出农村信用社科学发展的新空间。
支持环鄱阳湖区生态农业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湖区生态和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信贷投入,推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效益型农业转变,加快特色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一是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导,大力支持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促进环湖地区建设成为大型优质粮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全面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二是以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支持水产畜牧业发展,全面提升水产畜牧养殖业的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三是创新农业贷款方式,与环鄱阳湖经济区规划扶持的产业政策形成互动,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支持环鄱阳湖区中小企业,助推生态工贸产业发展。在做好支持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围绕当地产业特点,以加工、流通型中小企业为营销重点,支持环鄱阳湖区工业、物流业发展。一是利用环湖地区棉花、林业、粮食、畜禽、水产等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支持纺织行业、木业加工和生态造纸行业、油脂企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中小企业的发展;二是利用环湖地区地理区位理想、交通便利和农产品丰富的优势,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市场,支持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三是创新担保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支持绿色生态建设,推进构建生态文明示范区。以大力支持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深入开展绿色信贷,借助信贷杠杆,助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一是以林权抵押等方式,支持环湖地区林业发展,发展绿色经济;二是支持新绿色能源的建设。探索以收费权质押及以电厂建成后固定资产抵押方式,积极支持风力电场建设;鼓励农户拓展“猪-沼-果”生态模式,大力发展沼气能源,延长农业资源循环链条,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发展。
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和谐文明新农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扶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一是以小额农贷、文明信用农户贷款等方式,鼓励广大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二是对符合新村镇规划、政府已有前期投入,有关三清(垃圾、路障、污泥)、三改(水、厕、沼气)、六通(水、电、路、电话、电视、宽带网)等方面的建设,在掌握其现金流、确保还款有来源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三是支持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采用以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权作质押,大力支持县级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建设,与经济建设大项目实现融合;对投资大、回收期限长的污水处理厂,通过政府牵头,采取银团贷款予以支持。
支持生态旅游业,引导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积极支持观光农业、生态农庄、农家乐等生态旅游和旅游服务业,促进生态旅游业做大做强,使其成为环湖地区的新兴支柱产业。一是对重点旅游项目,或具有特许经营权的旅游项目,可以项目作抵押,适时提供贷款支持;二是对个体私营旅游业主,进行信用等级评定,核定最高授信额度,建立新的信贷支持机制;三是试办个人旅游消费贷款,鼓励和激活个人旅游消费,促进环湖旅游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