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主力军,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对农村、农业、农民倾注了巨大的精力。农信社支农贷款中除了支持了传统农业生产以外,近几年重点向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发展转变。从总体上看农信社在支持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极大地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逐步转型,由过去传统种植业占农业生产的主体向种植业、养殖业、设施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形式共同发展的转变。
尽管农村信用社在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发展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得到了各级党政的认可、农民的欢迎,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农信社在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所引起的风险值得我们去注意,这些风险归纳起来主要包括:
政府部门的政策风险
集中的成规模的农业产调项目基本都是各级政府部门推动的,不可否认各级政府部门的初衷是好的,利用政府的职能作用可以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并配套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发动农户发展进行有规模农业产调项目的发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户增加收入。如为了鼓励和发动农户发展养殖奶牛,某县动用政府职能的力量,多次派出有关人员赴新西兰进行考察,利用信用社发放的支农贷款集中购买了一定数量的奶牛分配到9个乡镇300多农户手中,并利用省、市、县财政扶持资金对贷款财政贴补息三年。
某县为了鼓励和发动农户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集中划定了地块,财政出钱配套水、电、路,并给每个扣棚户少量的现金补助。政府政策过度推动的背后是农户热情的高涨,由于很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对以前以种植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户来说是新生事物,大多数农户只有热情没有生产经验,政府在项目开始时推动力度大,有时后期跟踪服务不到位,农户在生产中遇到难题无处解决,影响到效益的实现,农户将责任归咎于政府,对农信社信贷资金的按时偿还产生一定的影响。
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
市场经济是有风险的,农业生产的市场风险也不例外,尤其是畜产品、蔬菜水果、特色农产品受市场影响较大,市场价格几乎每时都在变化,习惯于传统农业的农户往往抓不住市场发展的规律性,有时生产出的产品并没有收到预计的效益,影响农户继续发展的热情,如某县自从大批量引进发展奶牛产业以来,奶业产品市场低迷,加之原料成本增加,还有未建挤奶站的养殖小区,造成养殖户不能见到预期效益。
另外由于缺少相关部门的协调指导,有些农业产调项目不能形成统一的规模,批量上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如某地发展的蔬菜保护地,没有统一的协调指导,各家各户按照自己的意愿种植各自的蔬菜品种,尽管该地蔬菜大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在具体品种上并没有批量上市的条件,不能吸引外地客商的进驻,影响农产品的价格。市场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农户的预期效益,影响到农户按期偿还贷款本息。
农户的道德风险
这里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信贷发展后,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家各户收到的效益是不一样的,由于有些农户在发展的项目中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益,刚开始信誉好的农户用家庭其它收入偿还了信用社贷款,信誉不好的以没见到效益为理由不愿意偿还贷款,给农信社贷款造成直接的风险。
二是有些收到效益的农户由于看到和他一起得到信用社贷款支持的农户没有及时偿还信用社贷款本息,他也便对偿还贷款有了等待、观望的心理,不及时偿还贷款本息,给贷款造成隐性的风险。
三是有的农户认为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是政府推动的,风险应该由政府负担,项目发展成功了什么都好说,一旦出现风险,受影响的只能是农信社贷款。
正是这些风险的存在,己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信社的支农热情,对于农信社来说支持当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是信贷投放的重点,但是又不能不考虑自身信贷经营方面存在的风险,对有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真是“想说爱你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