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6月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纺企博弈出口退税迷局


  背景链接:

  3月初,业内盛传出口退税将下调4个百分点,这让众多企业如坠冰窖。紧接着在3月下旬,纺企倒闭频发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关注,在商务部、中纺协等部门调研的背后,消息面又开始暖风频吹,其中出口退税回调成为很多业者最大的期望。5月初,有关出口退税率终于有了一个相对明确的说法,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对纺织业的现状,国家在考虑怎样进行扶持,今年纺织业出口退税率肯定不会再降。

  “听到有关出口退税率可能回调的消息吗?”6月2日,正拟就此问题采访天相投顾研究员于化海,他却抢先一步反问。

  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明确表示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今年肯定不会再降后,有关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退税率或回调2%~4%的说法近日再次甚嚣尘上。不过,这一企业呼吁数月的回暖政策想要实施仍然阻力重重。

  回调2%~4%?

  有接近决策层的人士透露,上述出口退税率调整方案已上交至国务院,目前还在等待批复。按照该人士的消息,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率或从目前的11%回调至13%。不过,亦有企业称从有关协会获得消息,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将从11%回调至13%,而服装将从11%回调至15%。倘若政策真要调整,二季度数据密集出台的7月将是政策出台的时间点。

  “目前还没有收到7月要回调出口退税的确切消息,不过商会已经将纺织企业的意见收集整理上报给了商务部。”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有关人士表示,“但是否会被采纳,还要看其他部委的意见。”

  “关于出口退税调整的信息太多,不敢轻易相信。”爱伊美服饰有限公司经理李铁占表示。事实上,今年初各种有关出口退税调整的传言一直不断,几番折腾下来,不少纺企显得疲惫而又谨慎。

  2006年开始,迫于减顺差的压力,出口政策一再收紧。然而,在一系列政策陆续释放的今年,正值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恶化,加之人民币升值及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举步维艰。

  纺企的困境引起了政府高度关注。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认为,对于身处困境的纺织企业而言,政府在扶持政策的制定上应有所区分。“长期问题要用长期手段解决,而要解决纺织行业当前的突出问题,当务之急是确定退税政策的调整力度及出台时间。”汪前进表示。

  “如果出口退税率回调,肯定会对出口型的纺企构成利好。”于化海表示。汪前进也认为,若出口退税率回调2%,则纺织行业利润总额将增加26亿美元,按照6.8的人民币汇率折算,企业利润将增加176.9亿元人民币。

  稳定汇率还是调整退税?

  汪前进认为,出口受阻是造成当前纺织行业诸多矛盾的关键,而如何改善纺织企业出口环境至关重要。根据业内普遍意见,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有两种办法,一是放缓人民币升值速度,稳定市场预期;二是适度回调纺织出口退税率。

  在纺织商会副会长曹新宇看来,出口退税调整有更为灵活的方案,即建立出口退税和人民币升值联动机制,保证出口退税比例与人民币升值按一定的比例同步上调。这一观点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认同。

  “目前人民币升值与退税政策调整已成了决策层‘二中取一’的选择。”汪前进表示。他进一步解释说,如果汇率趋于平稳,则出口退税政策出台的急迫性会小很多;而如果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则通过上调出口退税来减缓企业出口压力的可能性将会大很多。

  6月2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人民币6.9372元,再创新高。截至6月2日,人民币自汇改以来的累计升幅达到了14.46%。很显然,市场已经明确预期人民币的升值趋势并没有变化,而且新一轮的加速周期可能就在眼前。业内普遍认为,综合各方面情况判断,7月份或许是出口退税政策出台的较佳时机。

  回调政策颇具争议,不过这一企业呼吁数月的回暖政策想要实施仍然阻力重重。仅仅回调纺织、服装一个行业,可能引起制鞋、玩具等同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怨言;此外,考虑到明年初美国纺织服装市场的配额将完全取消,回暖政策的必要性也颇受争议。

  于化海说,回调纺织服装的出口退税与整个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有所背离。不过,从中纺协五省调研及广交会纺织服装接单情况来看,前期调控政策的累积效应显然要比之前想象的严重很多。在这种状况下,不排除政府会适当回调退税率,一来安抚企业,二则政府也担心纺织服装企业的大量倒闭会造成失业等问题。

  与于化海的温和态度相比,某些业内人士的反对之声就显得相当强硬。“如果仅因为部分企业出现了困难,就要上调出口退税,这无疑是历史的倒退。”该人士表示,“希望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中充分考虑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没有必要也不能再试图通过行政指令来干涉行业的前进脚步。”

  近期国家相关政策已经出现松动。5月28日,国务院宣布,从6月5日至10月5日,对配额外进口的一定数量棉花实施临时滑准税,将进口价格较高的高品质棉花适用的从量税从570元/吨降低至357元/吨,并从10月6日起恢复目前的滑准税。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出口退税调整政策尚未定案,仍有待于各利益方博弈。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经历了今年前两个月低谷之后,三四月呈现反弹,未来两个月的走势仍待观察,这将是让决策者下定决心的关键。(张莉)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