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08年6月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品牌建设在探索中前行

中国-阿拉伯化肥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杨文斌

  化肥企业品牌意识逐渐觉醒,竞争的重心逐渐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转化为品牌竞争。

  化肥流通体制十年改革之路是中国农资行业品牌建设的探索之路,从改革之前没有品牌概念到改革之后品牌意识的萌芽和发展,中国农资行业的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化肥流通体制十年改革道路中,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品牌意识逐渐觉醒,竞争的重心逐渐由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转化为品牌竞争,打造优秀品牌成为企业竞争的新一轮竞争的重要内容。然而品牌竞争并不是单纯的知名度的竞争。品牌建设内容广泛,在竞争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参与使得品牌建设的内容日益丰富,它囊括了足够规模的产量、过硬的产品质量、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出新的广告宣传、落在实处的农化服务以及强大的营销网络等内容,这些内容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随着品牌建设内容的不断充实,也大大推动了行业的快步发展。

  然而,中国的农资行业品牌建设在积极成长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种种难题:一是企业的品牌建设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缺乏有效的联系。企业的许多工作侧重点可能还是更多的集中在宣传、促销的层面,而如何将农民真正迫切需要的,如便捷的购买、实惠的价格、可靠的质量、有效的技术指导等工作做实,值得企业深思;二是农民的品牌意识未能与企业的品牌意识同步成长。中国的农资行业面对的最终消费群体是农民,目前,农民对品牌消费的认知程度远未达到到成熟阶段,对品牌的忠诚度缺乏稳定性,所以更需要企业在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在积极进行形象宣传的同时,在品牌的内涵上下功夫,并依此不断改善农民的消费习惯、提升农民的品牌意识。这点也逐渐成为企业打造品牌、行业健康发展的艰巨任务之一;三是虽然中国农资企业品牌意识逐渐迫切,但是缺乏科学的品牌经营理念和手段,与国外同行及国内放开较早的其他行业的品牌意识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农资行业的品牌建设,仍需在探索中前行!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