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6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昌乐经验”之二:
用创新引领改革发展


  点睛思维二:创新求变,占得市场先机,探寻持续发展之路。

  

  创新是事物发展的灵魂,是保持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创新是竞争的便捷手段,每一次创新都可以使我们占领竞争的一个山头、一个制高点。在近几年的工作中,昌乐联社着重抓了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始终把业务创新作为提高竞争能力的核心措施,占得了县域金融市场竞争的先机,探寻了一条推动各项事业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树立“敢想敢干、勇于实践”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

  工作中,坚持“用动态的思维来分析现象,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超前的思路来发展事业”的工作思路,敢想、敢干,突破不可能、超越不现实。对管理人员,要求的是打造“能想、能干、能说、能写”的“四能干部”,能想作为最重要的一条,要求他们必须有理念、有思路,对于事业上敢想敢闯敢拼的人在探索过程中发生的失误“不扣帽子”、“不打棍子”,鼓励结合昌乐实际勇于实践。

  这样,第一个“联盟”在昌乐成立了,第一笔青春创业贷款在昌乐发放了,还有好多“第一”产生了,推动实现了率先发展。在2007年全省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能力排名中,昌乐联社居第1位;在综合实力排名中,我们居第23位,较2005年底提升了36个位次,较2006年底提升了17个位次。

  树立“客户是第一资源”理念,创新客户拓展策略

  牢固树立“因您的需要而努力”的理念,把客户视为业务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客户拓展策略。为赢得客户资源,一是发起创建“昌乐县经济发展合作联盟”,巩固了县域企业客户群体。到目前,联盟企业已由原来的40家发展壮大到127家,联盟发展基金也初步建立起来了,信用社已累计为联盟企业发放贷款36亿元。

  二是推动组建“工业园区小企业信用协会”,巩固园区小企业客户群体。目前,县内绝大多数工业园区小企业成为信用社的忠实客户,协会会员已达到60多个,累计发放贷款6亿多元。

  三是扎实建设支农营销网络,巩固农村市场基础客户。建设包括评级授信、贷款上柜台、结算、信息和政策宣传等在内的“大支农营销网络”,使农民朋友真正体会到农村信用社的优惠所在。到20083月底,昌乐农村信用社的涉农存款达18.1亿元,农业贷款余额达13.8亿元,占全县各金融机构农业贷款余额的99%。

  四是积极拓展城区业务。通过划分城区网点服务区域、细分服务品种等措施,大力拓展城区业务,在竞争中占得先机。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培植和巩固了一大批优质铁杆客户,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现在,县域中小企业中已有95%以上的成为了稳定客户,并且这些企业已多次拒绝其他金融机构的存贷款营销。

  树立“目标客户管理”理念,创新业务发展机制

  近几年,昌乐联社把存款增长、贷款营销等基本业务发展的重点都放在了目标客户上,实践证明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子。2005年初在全市率先实行了目标客户管理,按照业务量划分为优质客户、黄金客户、贵宾客户。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实行服务产品特色化和差异化管理,按照市联社"五大系列"产品的特点,结合网点地域、业务规模、服务对象的不同,逐网点明确业务主打产品,打出了特色、亮出了品牌。逐步建立客户综合贡献量化指标体系,健全持续的客户发现、筛选和优化工作程序,善于从目标客户中培育贵宾客户,善于从一般客户中发现目标客户,培植数量庞大、忠诚度高、结构合理的客户群,打造持续的效益增长极,把业务发展建立在合理的存款客户结构和良好的贷款客户结构基础至上。

  到2007年底,全社基本存款账户达924个,三年来增加了496个;对公存款余额较2005年初翻了两番多。日均存款额超10万元的目标客户达到了2519个,三年来增加了704个。

  积极推行业务创新是占得市场竞争先机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客户资源是保持信用社持久快速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参与县域金融市场竞争的最宝贵财富。工作中,昌乐联社力主推行以创新拓展客户、以创新赢得市场、以创新促进发展,从而占得了市场竞争的先机,为业务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推动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