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6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客户结构就是效益结构

昌乐县联社理事长 褚玉国

  银行业经营模式战略转型成为当前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不仅包括经营理念的颠覆、经营模式的转变和业务结构的调整,更重要是客户的拓展和客户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开放和竞争的金融市场中,“得客户者得天下”,客户结构就是效益结构,拥有了较多的客户并实现了客户结构的优化,就有了持续的效益增长极,客户拓展和结构优化对银行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合理的存款客户结构是农村信用社效益来源的基础。目前,农村信用社主要的负债业务仍然是存款业务,抓好存款客户结构的优化是优化负债客户结构的核心,是提升效益的基础。必须加强支农营销网络建设,占领农村存款市场,有了庞大的农村基础客户群,信用社才能有持续的发展能力。要实行目标客户管理,加强存款大户营销,提高目标客户存款的占有率,拓展优质大客户群体,提升信用社的存款竞争优势。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包括目标客户结构考核、存款余额和日均考核、存款期限考核和自营存款考核等在内的科学的存款增长考核机制,实现由“拉存款”到“拉客户”的转变。拥有稳定的存款客户资源是促进业务长久发展的根本之计。存款客户结构的优化,既避免了存款大起大落、临时抱佛脚、搞突击揽存的现象,又降低了信用社的存款组织成本。良好的存款客户结构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的基础,也是效益结构的基础。

  良好的贷款客户结构是农村信用社效益提升的重点。贷款目前仍是农村信用社资产业务的绝对主体,是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最重要来源。我们要通过积极完善支农营销网络建设,大力拓展农村客户,提高农户和农业贷款占比;加强对企业授信管理,建立市场细分和进出机制,结合国家宏观经济和产业政策,对有发展前景的企业加大支持力度,优化企业客户结构。要根据优质客户、黄金客户和贵宾客户等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施行不同的管理和营销策略,优化存贷款客户结构,夯实提高经营效益的基础。推行贷款客户结构管理,培植数量庞大、忠诚度高、结构合理的个人和中小企业客户群,优化信贷支持序列,拥有稳定的贷款客户资源,才能提高信用社的资产质量,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经营效益。

  科学的中间业务客户结构是农村信用社效益增长的方向。中间业务作为银行业三大支柱业务之一,具有高盈利性、低风险性和收入稳定性等诸多优点,目前,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都在50%以上,国内商业银行也近10%,而农村信用社一般在1%-3%之间,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是农村信用社效益增长的方向。而发展中间业务,关键在于中间业务客户群的拓展和优化。我们应该通过科技和品种创新,提高结算类业务办理效率,扩大代理类业务范围,大力发展投资、咨询类新兴中间业务,满足各类客户的各种需求,建立庞大的基础客户群。同时,中间业务客户群随时都可能转化为存贷款客户群,有利于促进传统业务的发展,其产生的辐射效应是巨大的。我们为客户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越全面,对客户的吸引力就越大,就越有利于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关系。

  实行“客户关系管理”是优化客户结构和效益结构的基础工作。农村信用社推行客户关系管理就是要通过客户发现、客户分析、客户交往、客户结构优化和客户价值实现等方式,通过客户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业务交往和跟踪等阶段,形成稳固的客户群体。这就要求我们首先把客户视为长期合作的伙伴和诚信交往的朋友,积极了解客户有效需求,有的放矢地去服务和呵护客户,积极寻求客户市场,从而拓展和巩固客户群体,在此基础上,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注重分析客户群的特点,加强对客户资源的管理,实现由“经营什么就营销什么”向“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营销什么”的转变。同时,要逐步建立客户综合贡献量化指标体系,高度重视对新客户的价值贡献评价,善于从现有客户中挖掘和培育优质客户,善于从现有客户的交易信息中发现有价值的目标客户,巩固和扩大优质客户群体,为业务长久发展和效益增长奠定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