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执行力,防范操作风险,江西省大余农信社从严抓内控建设入手,业务发展到哪里,制度跟踪到哪里,构筑了一张张案件防范的长效监督网络,有效杜绝了管理“断层”和风险控制“盲区”。
落实委派会计制,将风险防控关口前移。2006年,大余农信社全面启动、推行了会计委派制度,在完善制度、从严选拔、严格考核的基础上,积极尝试了委派会计异地交流制度、岗位轮换制度、月度例会制度等多项工作创新,形成了委派会计有效履职的制度保障。三年来,共聘用会计主管29人、指派会计9人,达到了风险防范“关口”前移的目的。
落实强制休假轮岗制,将案件隐患在源头铲除。为更有效地防范操作风险和员工道德风险,大余农信社在全辖范围内深入推进了员工强制休假和轮岗制度。截至目前, 大余农信社已对2名会计主管和12名信贷人员实施了突然强制休假,并从2005年开始两年内对社辖所有岗位人员全部进行了轮岗,轮换面达100%,此举为预揭风险和优化人力资源起到了积极作用。
落实稽核分片包干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大余农信社积极推行稽核人员分片包干制度,将全县信用社分为上、中、下和城区四片,稽核监察科四名工作人员每人一片,包片人在没有其他稽核任务时,以20天为一个周期下到各自片区进行督查,通过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促使稽核人员检查频率加大,从而使全辖违规违纪行为大幅减少。此外,县联社还在基层社聘用了12位兼职稽核员,进一步增强了稽核力量和风险管控机动能力。如在2007年3月开始的信贷风险排查中, 5个信贷清查小组深入各乡(镇)、村、组,连续开展了5次长达一年多的大规模贷款核查和后续检查;对查实的违规问题按照“分类建档、分片督导、分期整改、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整改措施落实反馈和惩罚机制,确保稽核检查不走过场,落到实处。在这次核查当中,共查处相关人员61人(次),处罚金额13250元,处罚人数之多、处罚金额之大,都充分标示了该社对道德风险“零容忍”的决心和信心。
这些举措的成功运作,有效搭建起案件防控的长效机制和“防火大堤”,从根本上解除了长期以来隐藏在农信社内部的一些高风险点和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