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6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把下岗工人“贷”上致富路


  “如果不是农信社给我贷款,我的汽车沙发套也卖不到英国去。”下岗工人占育才把自己如今的成功归功于农信社的支持。

  在江西省九江市,像占育才这样因为浔阳农村信用联社的贷款而走上致富路的下岗工人,有371人。该联社的下岗再就业贷款中心自2005年10月成立起至今,已经为这371位自主创业的下岗工人累计贷款1122万元。

  支持下岗工人创业

  “为下岗再就业人员发放的小额贷款办理手续很简单,抵押或者担保人二者有一项即可。贷款额度为5万元以内,期限是2年。”浔阳联社营业部副主任石东模介绍说,“国家财政按季度贴息,也就是说贷款的下岗再创业人员只需要还本金。这也是国家鼓励下岗工人自谋职业的一项补贴。”

  关于申请条件,石东模告诉记者,只要有下岗证和营业执照的创业者,都可向浔阳联社下岗再就业贷款中心递交申请。从收到申请、上门调查到发放贷款,整个过程通常不超过3个工作日。

  那么,贷款的回收率如何呢?石东模说:“目前,已经到期收回了84人的贷款,收回率为100%。”

  家庭作坊成长为小工厂

  从都昌下岗后来到九江安家落户的占育才,起初做的是修理汽车。后来他发现汽车装潢是块“大蛋糕”,便和妻子转行加工汽车沙发套。夫妻二人再加上两个学徒,脚踩缝纫机,忙乎一天下来才能生产4、5套。用占育才的话来说,这4、5套还是“比较低档的汽车沙发套”。

  从2003到2005年,由于缺乏资金难以扩大规模,“家庭作坊”依然没有太大起色。时值浔阳农村信用联社成立下岗再就业贷款中心,占育才听说后找到了农信社。“我去找石主任申请贷款,上门四次终于给我批下来了。”三年前的情景占育才依然清晰地记得。

  “当时他连店面都没有,只租了十来平米的小房间当工厂,起初我实在不放心把钱贷给他啊。”石东模笑着说。“那后来怎么又同意贷款给他呢?”记者问道。“他前后来了四次,通过多次接触和认真地调查,我们发现他是个实实在在做事业的人,而且特别能吃苦,为了按时交货,大年三十夫妻俩还在赶制沙发套,一直到半夜三点多,最终打动了我们,给他发放了5万元贷款。”

  现在,占育才拥有一个店面和一个小工厂,还开起了网上店铺。一楼的门面房里挂着几十个不同种类、款式精美的汽车沙发套成品,房间最里面放着一台电脑,是用来处理网上订单和账目的。楼上的小工厂有8个工人,每天能生产40多套沙发套。

  “有了农信社的贷款,我们租店面、雇工人、扩大规模,现在我们的产品不仅销往安徽、湖北、广东等附近的省市,还通过网站卖到了英国。”说起这些,占育才对农信社的支持充满了感激。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