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部署。由过去的“增长方式”到今天的“发展方式”,不仅仅是提法的改变,而且是理念的转变,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和进一步深化。社会各界,包括农村信用社都应该紧紧扣住这一主题,把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这一转变显得尤为紧迫和意义非同一般。
转变发展方式提上日程
之所以强调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是因为目前农村信用社还存在着单一、粗放、传统的经营管理特点,这导致其发展方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外延式的增长方式、粗放式的管理手段长期得不到根本扭转,业务发展更多的是依靠一种惯性,难以依靠体制、机制等深层次改革所释放出的活力推动发展。今天的金融同业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如果农村信用社不及早转变发展方式,就有被竞争对手甩下的可能。
客观地说,农村信用社所存在的这些问题,与过去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贫积弱,长期扶持弱质产业,长期管理体制不顺得不到应有重视有关。随着内外部环境的持续向好,尤其是从2003年,国务院启动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获得长足进步,无论是增长速度、发展质量、抗风险能力、人员结构都有了明显改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转变发展方式应该尽早提上议事日程,逐步改善弥补深层次的缺陷。从国内外许多企业的经验来看,一些重大的改革、结构调整选择在企业最好的发展期进行,遇到的阻力最小,获得成功的可能最大。
虽然今年面临的外部经济环境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国际层面,受次贷危机拖累,美国等主要经济体可能出现经济衰退的风险,而在国内,通胀压力仍然很大,流动性管理受人民币升值及中美利差等多重因素影响,调控难度逐渐加大。“2008年可能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这些不稳定因素,一方面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驾驭能力提出了挑战,另一方面,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今年应该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破题之年,要加快调整步伐,积极转变发展方式。
实现转变需要创新发展理念
转变发展方式,首先要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转变发展方式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数量上的扩张、质量上的提高和结构上的优化。要做到发展方式真正意义的转变,就需要加强战略思维,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要实现这些目标,笔者建议,需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加大负债结构调整力度,增强盈利能力。在目前,农村信用社仍主要依靠存贷款利差的情况下,开源与节流同样能够增加利润来源。据统计,2007年首次上调利率前的2月底,全市低成本存款占比为48.43%,时隔一年后的2月底,其占比为44.1%,下降了4.33个百分点,降幅较大,况且低成本存款在各联社之间的占比差别较大,高的达到54.41%,低的为29.75%,相差近25个百分点,资金成本之高可见一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信用社要加大对公存款等低成本存款营销力度,提高对公存款占比,并牢固树立成本观念,改变过去不计成本筹集资金的方式,细化费用支出,降低资金成本。做到这一点,一要靠优质的服务,二要靠完善的激励机制,三要靠敬业的精神。
二、加大贷款结构调整力度,降低整体信用风险水平。在当前货币从紧、贷款增幅趋缓的新政下,要采取有效方式,对存量贷款进行一遍仔细梳理,逐一审查,对借款保证人、贷款担保形式进行再检查,降低风险,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尤其要关注出口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动向,随着人民币升值、人力成本的提高,这类企业极易出现风险,要加强对客户的分析与梳理工作,密切关注各行业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政策风险,多与企业沟通,多到企业调研,做到“有保有压,有进有退”。资金要向风险程度小及成长型的行业、企业倾斜配置,对优质客户,该维护的维护,该支持的支持,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对于风险程度大的企业,该退出的要坚决退出,避免因“潮水效应”出现大面积的不良贷款。
三、加大客户结构调整的力度,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商业二八定律,一个单位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客户,而私人银行业务又是高端的中间业务,对客户群体进行分类,对客户结构进行调整显得尤为重要,这既适应市场细分的要求,也适应尊重客户、体现客户价值的需要。在目前形势下,根据行业的特点以及银行专业部门的功能,对部分大而全的业务部门进行职能整合,如将信贷部门分设为房地产信贷部、农户信贷部、公司业务部、代理保险部、私人银行部等。对部门的细分也是对产品、对市场的细分,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推进经营转型,拓展盈利空间,防范市场风险。
四、要加大富余资金调剂力度,变低生息、无生息资产为高收息资产。今年,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要不断调整资产结构,“不要将所有的鸡蛋放入同一个篮子”是基本的资产配置原则,应进一步加强资金市场业务操作,将富余资金按照投资多元化的原则充分运用,加强同业合作,购买央票、债券等低风险、无风险投资产品。一些经营管理状况较好的农村信用社要争取在资本充足率等指标达标后,在适当时机申请成为国债承销商,提高知名度的同时,不断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五、加大银行卡功能完善的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发展重心放到“发放有效卡,完善卡功能,提高认知度”上来。要加大自助机具的布设力度,尤其要加强对市郊风景区商户的渗透力度。随着长假的取消,短途游、近郊游可能成为城市人的消闲方式,这些区域是农村信用社的优势所在,要在优势市场做好铺垫,为以后增加“乡村游”等附属卡功能打好基础。抓住各地城镇化的趋势,利用大规模旧城、旧村改造的时机,大力推动自助机具进社区、进政府,提高知名度,增强影响力。
六、加大薪酬分配改革力度,实现科学绩效考核。没有一套适应竞争需要的绩效考核体系是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突出问题,而发展的阻力来自激励机制的不完备,干多干少基本一个样,干与不干基本一个样,员工工作量难统计、难核算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难调动。首先,进行定岗定级定薪,根据岗位性质核定工资基数。然后,在目前业务系统中增加业务量统计功能,实现对业务量的即时统计。根据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原则,设定工作量绩效系数,拉开收入差距,激励有能力、有资源的员工多完成绩效,多提高收入。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工作中形成互赶互超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使员工在行政升迁之路外,开辟一条增加经济利益的路径。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面对今年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农村信用社要站在更高的角度,用更长远的眼光,深入分析宏观形势和政策走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才能争取主动,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