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蓉和普发超是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分校的学生,也是攀枝花市的老乡,地震虽然没有给她们学校带来伤亡,可却给她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5月12号下午2点25分,午睡之后的吴晓蓉背着书包、拎着水瓶来到教室,普发超也赶来上课。背包还没来得及放下,吴晓蓉就忽然感觉到一阵眩晕,随后是持续的剧烈晃动。有人大喊:“地震了,快趴下!”这时,除了靠近门口的个别同学跑了出去,大多数同学都钻到了桌子底下。吴晓蓉清楚地记得,她们所蹲下的位置正靠近大玻璃窗,看到对面图书馆的玻璃整块整块的往下掉,墙皮也大片大片掉落。
等震动稍微平息,同学们急忙往外挤,吴晓蓉也拎上水瓶和普发超挤了出去。跑出教学楼,天空忽然暗下来,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粉尘。跑到操场,学生会的干部已经组织同学们聚拢到一起。老师们赶到时要求同学们不能再回宿舍与教室,并要求大家不要擅自离开学校,只有家人能接走他们。
此时天下起雨来,学校找来了彩条布让大家撑了起来,在竹竿不够的帐篷里,男生主动跑到外围的四个角将彩条布撑起来,让女生都挤到中间。周围群众也逐渐赶到学校的操场来躲避余震。她俩还记得一个很感人的细节:两位70岁左右的老人,各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棚子外面并用椅子压着被风吹起的彩条布,唯恐雨打到学生身上。任凭学生们怎样拉拽,两位老人就是不进来,坚持坐在外面。“我们这时感觉两位老人真的把我们当成了他们的孙子和孙女看待。”
三个多小时过去了,大家开始感觉有些口渴。这时吴晓蓉想到自己带了水瓶,她首先将水瓶递给了旁边的同学,接着大家开始互相传递,不过谁也不舍得多喝,只是湿润一下嘴唇后就递给了下一位同学。大约晚上7点左右,学校给学生们分发了方便面、饼干和矿泉水等食品。雨一直在下,有同学实在累了,就坐在了雨地上休息,好多穿着单薄的女生冷得受不了,就互相抱在一起取暖。不久,学校把军训服发给大家,不过由于服装较少,每班只能领三到五件,大家都自觉让给了衣着单薄的女同学。一些男生还冒着危险跳进了学生宿舍,从窗户里递出来一些被子,也有老师回家搬来被子。大家就在雨地中挤在被子里度过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中国红十字会送来了帐篷,陆续有一些家长领走了自己的孩子,吴晓蓉和普发超两人跟远方的家里反复联系,始终没有消息。后来吴晓蓉终于跟家在都江堰的姑姑联系上,得知全家无事,终于放下心来。
“这场灾难,我们的感受很多。但是我们没有恐惧和畏缩,因为大家始终在一起。”吴晓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