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农信社改革的深入,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结合农信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有三种关系应当引起关注。
个性与共性的关系。个性是指员工的个性,共性是指农信社企业的共性。企业文化的基本着眼点是人,是企业的员工。农信社的企业文化是农信社在发展变革中形成的一个机构内部员工所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团队共有的意识、文化以及价值取向,是农信社企业能够不断前进的强大推动力,这是企业文化的共性方面。农信社的员工因为文化水平、心理素质、成长环境、认识能力等不尽相同,他们对企业文化的认知、理解及接受程度也会有千差万别,会从各自的视角来理解、对待团队和团队精神,这是企业文化的个性方面。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当是既能够有效地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员工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又能够将广大员工的意愿汇聚在一处,把企业凝聚成为一个坚强的、无坚不摧的整体。个性寓于共性之中,让个性自由伸张是每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需求。所以,怎样挖掘个性而不是压制个性,怎样让共性与个性产生共鸣,是企业文化成败的一个重要要素。著名的世界500强企业,每一个企业都有各自独特的企业文化,正是这种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构成了国际企业界琳琅满目的美丽画卷,也给国内金融界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积极地吸纳、学习、借鉴,对我们农信社新时期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培育,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文化的关系。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包容性。一方面,无论如何都不要离开农信社的传统文化这个母体,在建设中只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扬弃。另一个方面,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农信社要借鉴国外同业、国内同业及国内外其他行业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实行“拿来主义”,这对构建农信社新时期的企业文化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农信社属于社会服务企业,农信社的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一种服务文化。也就是说,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着眼点首先应该放在如何能够让最广大的社会大众接受你的服务上来。农信社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种开放型的,它不可能关起门来搞企业文化建设。农信社要通过社会来争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要让自己的品牌、自己的服务被社会大众所接受,就要时刻把社会和客户的需求,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唯一的也是最终的目标。换言之,农信社建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看起来似乎是农信社自己的事情,但其实它是一个社会大众的话题,它只有按照社会大众对农信社的文化需求来设计、来操作。没有这个前提,它的企业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不可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