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萧山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
记者从区农办获悉,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今年又将推开一项新的惠农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目前试点工作正在展开。区财政对该项工作支持力度很大,补助资金全省最高,符合条件的农户可以申请参保。
近几年来,萧山区没有发生大灾害,但是小灾不断,台风、雪灾、病虫害导致农业灾情时有发生,“多年致富,一灾致贫”的现象还存在。特别是今年雪灾后,广大农民群众要求参加农业保险的愿望非常迫切,今年关于农业保险的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就有3个。
5月8日,区政府已发了《关于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具体工作进行了明确。记者了解到,萧山区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参保品种为5个,分别是:能繁母猪、奶牛、油菜、水稻和大棚蔬菜,重点推进的是水稻和大棚蔬菜2个品种,水稻的参保对象要求“种植20亩以上”,大棚蔬菜的参保对象则要求“种植5亩以上、钢架大棚(包括钢架与竹混合)”。
从各险种的财政补贴比例来看,萧山区农户只要出一小部分保险费,就可以为自己的农业生产求得一份保障。区财政的补贴比例在全省是名列前茅的,区农办测算,萧山的保费补贴将为全省最高。以今年的重点参保品种水稻和大棚蔬菜为例,农户只要出保险费的10%和22%就可参保,除省补贴外,区财政分别要承担50%和 40%,镇财政也将承担10%和20%。而能繁母猪保险,去年下半年就在萧山区展开了,至去年底,已向农户赔付163万元,大大降低了农户养殖风险。
试点工作展开后,区农办将牵头,在各镇街开展摸底工作,对符合参保条件的,会上门宣传政策,动员农户积极参保。
据了解,萧山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由人保萧山公司承担。农户参加保险后,政策性农业保险赔款在当年保费的2倍以内的,由共保体承担全部赔付责任,赔款超过2倍的,由区财政承担大头。(萧讯)
信息观察
抗灾,呼唤农业互助保险前行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使得四川农业受到严重破坏。灾后重建,道路漫长。如果有互助性农业保险护航,灾民的抗灾自救的压力会减轻很多。当前我国农业互助保险作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益探索,在实践中已经显示出一定发展活力和比较优势,初步解决了商业保险公司直接经营农业保险过程中遇到的展业难、成本高、理赔难、亏损大等要害性问题。
2005年1月,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在黑龙江垦区设立了中国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2006年,黑龙江垦区克山农场农民徐福生家因为一场涝灾而导致225亩马铃薯绝产,幸运的是,他在2005年参加农业互助保险时交纳的1995元保险金为他带来了1万多元赔偿款,他及时进行了生产自救。他由此成为中国推行农业互助保险试点的受益者。
作为中国第一家农业互助保险试点,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主要采取相互制模式,保费由农户承担65%,省农垦总局承担15%、国家补贴20%直接补贴给种地的农户。在承保对象上,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大麦等作物为主,保险金额按直接成本确定,一般在60-140元/亩。在承保旱、涝、风、雹、冻、病、虫七种自然灾害的同时,实行大灾准备金制度,按保费收入的10%提取大灾准备金,以备平抑大灾风险。为了控制经营风险,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还建立了以人工增雨防雹为主的防灾减灾网络。公司还与国际再保险公司签订了种植业超赔再保险合约,将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散。
同时,北京农业互助保险在近年得到较大规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2007年底,北京互助保险累计参加风险互助的农户27.57万户,共承保农业风险49亿多元,筹集互助保险金1820.43万元,为受灾农民补助1970.19万元。其中:养鸡协会累计参加风险互助的农民25万多户,承保肉鸡24933.4万只,筹集互助保险金1253.94万元,补助农户1488.1万元;谷物协会累计参加风险互助的农民有275741户,互助保险种类有小麦、玉米、西瓜、蔬菜四类作物,互助总面积为21.2726万亩,总互助保险金282.4382万元,受灾4.3504万亩,向9个区县受灾户发放理赔补助金229.1814万元;果树产业协会两年累积参加风险互助的农民1753户,互助保险种类有苹果、大桃、樱桃、葡萄、梨、柿子、杏等果树,互助总面积1.9274万亩,筹集互助保险金283.06万元,累计受灾面积1.0608万亩,向12个区县49个乡镇90个村1003户受灾农民发放理赔金253万元。
互助保险这种形式因为将保险的核赔定损,与农民自身利益有效地结合起来,已经初步得到农民的认可。北京养鸡业协会风险互助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刘琦介绍,北京养鸡业协会风险互助金管理委员会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技术推广、产销服务网络,把技术服务、产销服务和保障结合起来,寓保险于服务之中,既合理地对风险予以保障,又控制了骗保、套保等道德风险。目前,风险互助覆盖面涉及北京郊区及河北、天津等地区。
北京谷物协会风险互助金管理委员会理事长李继扬认为风险互助尊重农民的选择,农民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改变了商业保险公司作为保险人和农民作为被保险人之间的买卖关系。有利于培养农民自主抗灾的风险意识、诚信意识;有利于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有利于政府财政资金直补农民,也有利于达到一定规模时减少财政负担。
在风险互助模式中,专业保险技术支持的角色也非常重要。据有关专家介绍,在北京,为上述协会担当保险顾问的都是江泰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在实际工作中,江泰农业保险专家提供了设计方案、制度、条款、单证、票据、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分保再保、业务跟踪等方面的管理顾问服务,初步解决了互助保险组织业务规范化的问题,解决了主动寻求中国保监会监管和资金安全的问题,解决了互助保险组织将一部分风险分保给保险公司提高偿付能力的问题。
专家建议:互助农业保险首先依托农林部门主管下的协会、合作组织的生产经营资源,先建立和培育互助保险组织体系,低成本地开展粮食、蔬菜作物、奶牛、等各行业政策性的农业保险,夯实基础;其次在农业保险专家顾问的帮助下,通过分保来分散互助保险组织的风险,将一部分风险责任有限地通过分保分给保险、再保险公司;同时建议中央财政建立农业巨灾分保、再保险资金管理中心,以应对特大型灾害。
我们呼唤农业互助保险快步前行,让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得到普遍增强。 (农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