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便没有稳固的农村金融,高度的精神文明为农村金融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文明创建程度,影响着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推进。做好农村信用社文明创建工作,笔者认为应坚持三个着力点: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信用社文明创建的爆发点。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既是转变经营观念、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也是文明创建工作的动力和爆发点。因此,要坚持不懈地抓好职工队伍素质建设。一是切实坚持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员工积极进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等内容的学习讨论,结合当前形势,研讨有关改革、发展、创建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广大员工积极、自觉地参与“争创文明单位、争当文明标兵、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的活动,使广大员工进一步明确为谁服务、怎样服务的问题。二是必须坚持文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程度不断加大,人才竞争越来越激烈。为培养农村金融高素质人才,农村信用社应从人力、物力、财力上鼓励、推荐职工参加成人学历教育,倡导岗位成才、自学成才,促使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文化知识结构得到较大的优化。同时,应继续坚持岗位培训,进一步提高员工业务工作技能。
二、强化内部管理,是信用社文明创建的保障点。在文明创建活动中,要认真履行职代会和社员代表大会制度的职能,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三会一层”作用,建立健全一系列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促进农村信用社依法合规经营,进一步提高员工日常行为的规范程度。强化内部管理,做到六抓:抓重点,办好作用大、影响大的创建工作好事实事;抓协调,形成创建工作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抓融合,实现文明创建工作相互促进、整体推进;抓典型,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创新,始终保持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生机和活力;抓队伍,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三、助推农村经济,是信用社文明创建的出发点。支持农业发展,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信用的根本宗旨,也是文明创建活动的目的。一是要重点支持“三高”农业,加快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发展步伐。应依据特定的地理环境与区域位置,积极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努力发展各地的菜篮子、米袋子、油罐子以及“订单农业”。通过重点扶持,带动辖区农户产业结构的调整,达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目的。二是必须全力以赴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简化农户贷款手续,切实解决农户发展生产的资金需要。三是把文明创建与优化作风相结合,积极开展“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帮脱贫”的“三送一帮”活动,全力助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