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农村信用社为适应金融行业发展需要,在聘用员工问题上,打破过去“近亲繁殖”方式, 通过笔试、面试等科学的方式,面向全社会进行“海选”,广纳贤才,为信合事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强了其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新员工的精神面貌、学历、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都比较强。但是聘用后,在系统培训和深化教育方面尚有欠缺,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朴素的精神。曾几何时,老一辈信合员工发扬“背包银行”精神,创造了信合事业的一个又一个辉煌。今天信合新员工缺乏竞争意识,总认为一脚踏进信合门,只要不犯大的错误,就能铁定保住饭碗。他们对新知识马马虎虎,学习不认真,得过且过,尤其是对电子化技术方面。放松了对珠算、点钞等基本技术的学习,甚至把老职工的忠告当作耳旁风。另外在使用固定资产和各种易耗品时,浪费严重,缺乏忧患意识。二是缺乏系统的业务操作知识和安全意识。员工一经聘用,立刻火速赶往前线,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或者培训不全面,导致一些员工在记账和点钞方面出现差错,给工作带来影响,另外对押运、守库、营业等安全保卫知识,以及手续交接、登记、保管,更是知之甚少,为农信社的经营安全留下了一些风险隐患。
为了充分发挥新员工的作用,真正使他们成为栋梁之材,农村信用社应该加强对新员工培训的力度和质量,不应该把培训角色强加给老职工,或者让新员工自学成才,要不定期召开交流研讨会,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及时改正他们的缺点,解答疑点,消化难点,强化重点。另外,每年举办储蓄、信贷、财务、安全等知识的竞赛活动。动力来之于压力,使他们的学习兴趣,由自发向自觉转变,争取在全员中形成一种“比、学、赶、超、帮”的良好氛围。总之,新员工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部门上下联动,共同承担起这个责任和义务。只有新员工的各项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了,我们的信合事业才能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