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较往年大有不同,首先是从大长假变成了小长假,郊区旅游成为了北京市民的热点;其次是奥运圣火传递已经进入中国,各地纷纷举办各种活动庆祝距离奥运开幕100天;再就是禁烟令正式在北京实施,北京设立了6万人的兼职控烟检查员队伍劝阻吸烟,同时还培训了1000多人的监督员队伍对违规吸烟个人处以10元罚款,对单位处以1000元至5000元罚款。
阿文这些天和几个记者通过3天的走访,发现餐厅、茶室、咖啡厅等公共场所已经把烟灰缸撤掉,有些地方为了鼓励不抽烟,还专门设立放弃抽烟奖。有些购物中心宾馆,还在前台专门设立糕点糖果,以分散烟民对烟的注意力。而大多数餐厅为了不让顾客流失,则设立了吸烟区。有的餐厅吸烟区只是象征意义设立,和非吸烟区并没有隔离烟雾设施。有个别餐厅甚至对进入吸烟区的顾客提供免费饮料。
阿文尝试到北京的一些高档宾馆餐厅就餐,发现尽管餐厅设有禁止吸烟警示牌,但是顾客依然在用餐的同时,旁若无人地吸烟。在一家五星级的宾馆餐厅里,阿文遇到一对来自温哥华的夫妇,他们还带着一个2岁左右的孩子。这对夫妇对阿文说: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人每个人都抽烟。他们听说“五一”期间北京开始禁烟,所以他们才来中国旅游,结果他们发现餐厅里面依然有吸烟者,而且没有人来劝阻,这让他们有些失望。
阿文在随机调查中发现,有许多市民至今尚不知禁烟令。 很多市民反映,10元的处罚力度显然不具威慑力,国外对违规吸烟都是重罚,所以才令行禁止。
对此,北京市爱卫会专职副主任孙贤理解释,禁烟规定的关键不是罚款,而是向公众宣传健康理念,执法原则是劝阻为先。但一些市民质疑,如果一项法规处罚不力,多数人都不遵从,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该如何体现?
阿文了解到执法人员匮乏是另一个难题。北京市一线卫生监督员一共1500多人,而全市需要禁烟的公共场所约23000多处,实在是挂一漏万。更何况,“五一”期间,全市只有部分监督员在岗位上。
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成为餐馆禁烟难的另一个原因,餐厅究竟该设立多大比例的吸烟区到现在都没有明确说法儿。北京市爱卫会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将全面收集法令在餐馆酒店等场所的实施情况,以及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意见,尽快出台禁烟令的《实施细则》,对不同规模的餐馆提出不同的控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