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黄金周假期调整以来的第一个五一假期。从7天变成3天,少了4天假,但是很多人仍然会选择出游。所以公共安全依然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重要内容。
据悉,北京景区将设安全疏导缓冲区以防挤伤踩踏事件。今后在节假日、黄金周等重点游览时期,北京市各类旅游景区都需要在景区门前设立“安全疏导缓冲区”,通过控制游客数量等方式保证游客安全。这是从日前出台的《北京市等级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规范》中获知的。另外,该规范对景区的安全标识、紧急预案以及交通导向等方面也有详细规定。
景区游客安全疏导缓冲区是指客流量超过最大载客量时,景区就不得继续接待游客,而是在门前设置一个‘缓冲区’,等里面的游客出来之后,才可以让缓冲区的游客进去。这是减少、防止挤伤踩踏和治安案件发生的重要措施,将设立在地域开阔、便于疏散的区域。
其次,安全信息标识将规范化、照明设备需数量充足等内容也被写入规范。
另外,有关公共聚集场所拟强制上火灾险的消息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经首次审议的消防法修订草案规定,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企业,应当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另外,“限期整改”将被“直接处罚”取代。现行消防法对消防违法行为的处罚设置了“限期整改”等提醒式处罚,一些重大火灾事故往往发生在“限期整改”的过程中,客观上放任了消防违法行为。草案规定取消“限期整改”等提醒式处罚,由执法部门对违法行为直接实施处罚。
所谓火灾公众险,是为解决火灾群死群伤事故后因赔偿、补偿不到位而导致一些受害者生产生活困难的问题,首次提请审议的消防法修订草案,以法律手段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公众聚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运输、销售企业,应当参加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之前我们也报道了多起假期出游时所遇到的事故,比如游艺项目出故障、遭遇车祸、火灾或者踩踏事故等。这次五一假期前,相关部门也做好了准备迎接高峰客流。一条条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也就意味着会有一个更加有保障的公共环境。而作为个体来讲,希望大家出行时注意安全,享受一个愉快的五一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