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牵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安全生产百日督查活动。当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政法司相关负责人。
问:印象中这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一次开展如此大规模的活动。请介绍一下具体情况。
答: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继续认真贯彻党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部署,积极推进“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去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但煤矿、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一些行业(领域)隐患仍然比较突出,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损失。
这次经国务院同意,我们决定从4月下旬至7月底,在全国开展安全生产百日督查专项行动。其实每年类似的活动我们都要搞,只是这次专项行动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时间之长,前所未有。我们力图通过这次活动重点消除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隐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问:我计算了一下时间,百日督查活动正好在奥运会前结束,我们对此有哪些考虑?
答:今年是奥运之年,这对于确保安全生产、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任务更重。
我们在督查中要加强对奥运场馆、设施设备、代表团驻地以及宾馆饭店、商(市)场、旅游景点和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妥善加以解决和整改,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问:这次督查活动的总体安排是怎样的?
答:此次督查行动由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综合指导、协调,各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组织实施,采取企业自查与部门抽查相结合、综合督查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级安全监管监察机构和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分别组织综合督查和专项督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实际,在对督查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的基础上,确定督查的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场所,省级督查要不少于1/3的市(地),市级督查要不少于1/3的县(区),县级督查要不少于1/3的乡镇。
问:这次督查行动分了多少组?大体是怎样安排的?
答:我们分了15个组,有大小组之分。其中7个大组,每组15人左右,是专项监查煤炭生产工作,主要针对山西、黑龙江、湖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七个煤矿生产大省(市)开展重点督查。
此外,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冶金有色、石油天然气开采、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防范自然灾害等引发事故灾难及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域督查的有关内容,我们还建立了8个金属非金属矿山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百日督查组小组,每组七八人左右。
督查工作不是走过场,不是一个省份督查完毕就再也不去了。而是督查组将根据各省的产业分布情况确定重点督查地区。例如金属非金属矿山重点督查河北、辽宁等省,冶金有色金属重点督导省份还要包括河北、辽宁等省。
问:这次督查对各地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答:各地要明确牵头部门和单位,认真组织落实,全力以赴配合督查组的工作;并认真落实“三抓”:一抓学习,即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和国务院领导以及总局领导重要讲话要求;二抓方案,要细化工作方案,做到严密、细致、完整、有效,同时对督查中发现的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三抓落实,要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务求实效。
问:这次督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综合督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管理和监督体制机制,制订和实施安全生产规划,加大安全投入,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情况;开展隐患排查、登记、整改、监控情况,特别是重大隐患公告公示、跟踪治理、整改销号情况;汛期除险加固、防范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打击非法建设、生产、经营行为和瞒报事故情况等。
专项督查的内容包括:煤矿、非煤矿山、冶金、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水上交通、铁路、民航、建筑施工、消防、水利、电力、农业机械、渔业船舶、特种设备、民爆器材、国防科技工业等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规章、规程、制度、标准等制订和贯彻执行情况。
问:有人担心督查过后会出现反弹,我们怎么消除这个担心?
答:这次通过深入持久的督查行动,将进一步促进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以及“隐患治理年”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促进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监管主体责任的落实,立足于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和危险源监控制度,加强事故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工作,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现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有关督查行动的相关报道详见A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