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4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老猪脚”出农门
云南省元阳县小新街供销社助推民族特色美食进市场

  “老猪脚” ,是云南省元阳县小新街的哈尼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在逢年过节杀猪时,把猪脚留下来采用民间腌制技艺(即用辣椒、盐巴等腌制后,悬挂在火塘上方长期用火烟熏烤)制作的一种传统美味肉食,味道别具一格,深受当地各族人民和外来客人的喜爱。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只是当地农户逢年过节食用和用来招待客人的稀罕美味菜肴“老猪脚”也开始走上了人们日常餐桌,并成为元阳人过年过节请客送礼的首选。但长期以来当地农户加工腌制的“老猪脚”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加之多数农户自己腌制加工的“老猪脚”又黑又油,携带十分不便,所以商品率极低,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2006年8月,实施产权制度改革后的元阳县小新街供销社看准这一商机,在深入调查了解、充分论证分析和积极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投资10多万元建起了“陈年猪脚加工厂”,自主开发生产“陈年猪脚”产品。加工厂以订单方式与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民签订“老猪脚”收购合同,农民定期把用传统方式生产出来的毛料“老猪脚”交售给供销社的“陈年猪脚加工厂”,加工厂经过去毛、清洗、分割等程序的加工和真空包装后,每盒以批发160元和零售180元的价格对外销售。未进行加工包装以前农民每只毛料“老猪脚”仅能卖到30元左右,经过加工包装后农民每只“老猪脚能够卖到100多元,仅此一项,小新街供销社“陈年猪脚加工厂”每年就可以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30多万元。小新街供销社也可以从“陈年猪脚加工厂”每年加工销售的1500多盒 “老猪脚”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小新街供销社陈年猪脚加工厂生产的“老猪脚”已远销省内外,“老猪脚”生产加工已成为小新街供销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助农增收的新亮点。 (武如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