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者眼里,山西团有一“兰”一“莲”两朵“花”,她们就是申纪兰、郭凤莲两位代表。山西团开放团组讨论上安排了记者提问,很多记者就把问题“抛”给她们两位。
连任11届人大代表的申纪兰被誉为人大制度的“活化石”。年近八十的她长期生活在农村,说话仍然质朴平实:“能参加11届人大会议,我非常荣幸,我亲眼看到了在党和政府带领下,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生活变化也很大,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改善了,这样的人民政府,人民当然拥护!”
曾经的“铁姑娘”郭凤莲经历了不平凡的三十年。她告诉记者:“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说起农民得到的实惠,郭凤莲兴致很高。她说:“我们是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发展不起来,国民经济就发展不起来”。她还说:“我们农民不能光靠国家,还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命运!” 团组讨论结束后,看着隔离带外的代表依次退席,聚集在媒体席的记者着急了,高呼:“申纪兰代表能不能留步,我们想采访申纪兰代表!”有的记者要采访郭凤莲,一下子却找不到人影。大家转而围住了山西团的新闻联络员,都想让他帮帮忙。他走到电梯口,大家就跟到电梯口,他跑楼梯,大家也三步并作两步往楼下冲。
深圳电视台、洛杉矶时报几位“美女”记者几乎是拽着联络员要求帮忙找到申纪兰。无奈凭记者证进不了代表下榻的大楼,她们想方设法托人把申纪兰“请”到大楼外的空地上采访,新闻联络员一个劲儿叮嘱:老太太都八十岁的人了,你们不要采访时间太长了!
新华社女记者为了找郭凤莲,楼上楼下跑,失望之余正打算坐电梯撤退,没想到在电梯口遇见了,记者以为她要采访“三农”问题,没想到她问的是“大寨”的“品牌”问题。
听着她们的问答,记者突然想到,一“兰”一“莲”也是品牌,是黄土地的,也是九亿农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