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我国对欧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大幅增长是否会引发进一步的“井喷”局面,国家权威主管部门会否对此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一切都有待于进一步的核实,但专家提请业界需要警惕的是——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很容易为欧盟对我国实施贸易限制提供口实。
从有关单位获悉,由于1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数量过快,有关部门可能将于近期对此进行核查,对于出口数量过多的企业,将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
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对欧盟出口数量过快,尤其是中欧纺织品协议中的部分设限类别,如5、6、7等类别的出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激增。
国金证券研究员、第一纺织网特约分析师张斌指出,对欧盟出口增加是自然的事情。因为尽管人民币升值速度很快,但主要是对美元,对欧元是贬值的。不过,他同时指出,一个月的数据并不能说明问题,还应该持续观察几个月再下结论。
根据《中欧纺织品贸易谅解备忘录》的规定,自今年1月1日起取消我国出口欧盟10类纺织品的数量管理。与此同时,商务部对我国企业出口至欧盟27个成员国的8个类别纺织品(4类、5类、6类、7类、20类、26类、31类、115类)实施出口许可证管理。
虽然此前有很多专家预测,今年我国出口欧盟纺织品不会出现“井喷”现象,但1月份的数据却大大超乎意料。
来自第一纺织网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共计149.28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其中对欧盟出口34.27亿美元,同比增长37.1%。
商务部的资料也显示,在出口欧盟被监控的8个类别产品中,今年1月份的签证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高于100%的有5个类别;其余3个类别的增长幅度也都超过了30%。其中20类的签证量为4263949公斤,同比增长187.18%;5类的签证量为52751504件,同比增长187.68%。
有关专家提醒企业,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如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将很容易为欧盟对我国实施贸易限制提供口实。 (吕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