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3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厦门市供销社努力提升传统经营网络


  近年来,福建厦门市社系统积极开展“新网工程”建设,加快改造、整合、提升传统经营网络,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试点

  商务部在全国统一启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后,厦门市同安区供销合作社高度重视,主动向区政府汇报工作及提出贯彻建议,得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明确厦门同安祥穗农资公司和各基层供销合作社为全区农资经营主体,由厦门同安祥穗农资公司和基层供销合作社根据辖区实际情况确定农资经营网点分布。厦门市社牵头发起成立农资协会,并按照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整合“农家店”的统一规范标准,做好示范,为辖区内农资经营网点的辐射、配送和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根据商务部的统一部署,同安区作为厦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唯一的试点县(区),同安祥穗农资公司被列为试点企业。2006年以来,同安祥穗农资公司已先后在莲花、汀溪、闽南果蔬批发市场设立三个区域性农资配送中心。初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农资营销体系,改善了同安区农村市场环境。祥穗农资公司经过严格筛选后,分批次确定了100家农资农家店,由安祥穗农资公司与各农家店签订经销合同(农资商品配送率应达85%以上),并根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建设规划进行改造。这些店遍布同安区各个乡村,营业面积都在40平方米以上,实行统一挂牌经营,店内悬挂农资承诺制度和价格公示牌,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资,为同安区农业生产资料的稳定供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农村社区便利店网络改造初步见成效

  为加快适应厦门城市化进程发展,厦门市社于2006年牵头开展了农村社区便利店网络改造工作。一是以网络建设为纽带,密切了市、区、基层社的工作联系。二是对供销合作社在基层的形象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三是较好地改变了以往基层社对经营网点一租了之、一包了之的简单经营方式,增强了对网点改造、网点管理和质量监督的责任心。

  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起步良好

  2006年初,厦门市更新物资回收公司率先在本市启动由“绿色社区回收站点+岛外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岛外再生资源集散市场”相连接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项目。为强化管理,规范合法经营,公司制定了绿色回收经营点管理制度与绿色社区回收站点建设和改造规范。定期召开从业人员培训会,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 

  目前,绿色回收站点总数已达43家(其中:中转站12家;社区绿色回收点31家)。公司2006年共回收各类再生物资25万余吨,供销合作社回收体系的建设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肯定,吸引废旧经营者纷纷要求加盟。

  烟花爆竹经营网络建设不断完善

  近年来,在同安区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同安土产日杂公司自建了1500平方米的存放烟花爆竹专用仓库1座,改造、整合经营网点87家。在经营上,以公司的批发部为龙头、代批点为依托、烟花爆竹零售网点为基础,构建烟花爆竹安全经营网络。(福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