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8年2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说自传 挑毛病 我来答”
——海孜矿采煤三区创新安全培训形式

  近年来,淮北矿业海孜矿采煤三区在集团公司和矿全面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立足本单位实际情况,围绕“人”这一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着力探索建设特色区队安全培训的新方法、新途径,逐渐建立起以“人”字为支撑点的特色安全文化,有效推动了区队安全生产工作。截至2月26日,该区杜绝了轻伤以上事故,消灭了严重“三违”,安全生产原煤近2.8万吨,成为矿井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佼佼者。

  职工队伍的整体安全素质,是区队在安全生产中占据常胜地位的决定性因素。针对职工长年奋战在工作面、生产强度大的情况,科学调整干部职工出勤时间,按时、按要求参加上级统一组织的集中培训,完成培训“规定动作”之余,采煤三区积极致力于寻求更适合职工需求的培训方式,精心制定“自选动作”,办活培训“小课堂”,形成了内容丰富灵活、突出职工主动权的培训模式。

  开办菜单式培训

  为避免重复培训,无效占用职工休息时间,该区结合培训内容,分工种、分岗位制定了内容完善的培训项目列表,发放给职工,由职工依据缺啥补啥的原则,自主选择参加的培训内容。培训参加与否自己可以选择,为避免培训因自由选择而流于形式,对于职工安全知识、技能的考核,该区始终坚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按照培训表格分期、分批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安全知识、技能考评,以确保培训富有实效。

  开展互动式培训

  在培训中,通过三种形式:“说自传”,由职工在课堂上讲述自己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隐患和难点,采取的措施,收到的效果,受到的启发,帮助领导从中找出安全培训工作的重点;“挑毛病”,职工与领导面对面,提出自己对区队管理工作的看法、意见和合理化建议,由职工当“教师”,给自己的领导上安全管理考核课;“我来答”,在培训课堂上,担任“教师”的管技人员结合本单位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安全知识、技能,提出相应的问题,由职工一一给出答案后,管技人员公布最后的正确答案,并予以剖析、解说。 (邵敏)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