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驻江苏记者 王丹)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是苏州农村促进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一项制度创新,量化集体资产、股权分配到户的做法也为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据统计,到2007年底,苏州市符合一定条件的村或社区已基本推行改革,全市1400多个行政村或社区中,已有987个村或社区组建了社区股份合作社,股民总数达81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3%左右。去年,全市24.93万户股民共分得红利1.96亿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苏州市农村大量资源性资产逐渐转化成经营性资产,二三产业逐步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被征地农民和农民非农化转移不断增多,农民增收渠道、居住环境、生活方式等发生了根本变化。2001年,苏州农村尝试推出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多年的实践证明,社区股份合作社已经成为促进苏州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农民增收的有效新途径。
目前,苏州市社区股份合作制已逐步从最初的“量化资产、按股分配”的有条件改革向“明晰产权、界定成员”的全方位改革拓展,已经组建的987个社区股份合作社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将集体经营性净资产较雄厚、有稳定收益结余的村进行量化股值、按股分配;将有一定净资产和净收益、但当年收支相抵后基本无结余的村进行股权确定、量化股值,暂不分红;将净资产较少或资不抵债、收不抵支的村进行社员资格和股份确定、暂不量化股值和分红。
苏州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统计显示,987个已经组建社区股份合作社的村或社区,村级总资产共约84.3亿元,其中量化资产68.4亿元,比重超过81%;已进行资产量化、有股份分配的股份合作社共647家,其中已进行红利分配的近300家;在已加入社区股份合作社的81万户农户中,53.6万户已拥有股份。2007年,全市农村可分配收益共9.5亿元,社区股份分红1.96亿元,受益农户24.93万户,户均分得约786元红利。
平江区城北街道去年村级可分配收益4493万元,其中1335万元用于股红分配,股民户均分得红利2655元;高新区枫桥街道去年村级可分配收益约5180万元,其中2388万元用于股红分配,股民户均分得红利2260元。作为苏州市较早完成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基本覆盖的两个镇级单位,这两个街道成为去年苏州市社区股份户均分红最高的两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