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2月14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钾肥价格仍将上涨
——德国钾盐集团深圳贸易公司总经理郭延亮谈近期市场
本报记者 师容

  2007年,化肥市场的发展是出人意料的,尤其是2007年年底的时候,化肥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前些年市场艰难的状况,变成肥料供不应求,价格飞速上涨的现状。

  近日,德国钾盐集团深圳贸易公司总经理郭延亮认为,其实肥价上涨不仅仅是在中国,在国际市场上也非常明显,甚至比中国还要明显。

  郭延亮说,肥价上涨最重要的原因是新能源替代品的发展促进化肥需求量的增长。生物燃料的兴起,推动了对化肥需求的突然增长。前几年,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的发达国家,粮食产量过剩,很多土地都闲置起来了。从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在欧洲市场,化肥市场逐渐在萎缩,化肥的进口量一直在减少。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已经不存在了,从去年开始,欧洲化肥的进口量开始增加,然而欧洲各国的化肥生产能力从八十年代至今一直在减少。现在欧洲仅存在几个大的化肥公司,一些小型的、中型的化肥厂基本上已经关门了,在短期内再建设是不现实的。所以化肥产品在短期内供不应求是必然的,在未来的三两年,估计化肥价格会持续在一个非常高的价位。

  中国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也有所不同,中国政府会采取很多的手段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以稳定国内的化肥市场,保证国内市场需求数量和符合农民接受能力的价格的稳定。郭延亮认为,中国在氮肥和磷肥的生产上非常有优势,而且当前国内磷肥和氮肥相对过剩,只要国家能够出台一个比较合理的政策,就能够使国内保持相对较低和平稳、合理的价格。但是钾肥不同,中国钾肥资源紧缺,有2/3依靠进口,国内钾肥的价格不可能脱离国际市场的价格影响,尽管国内每年的进口量非常大,国际供应商也会考虑给中国适当的优惠,但是这种优惠幅度不会太大。尤其是进入2008年,要保持钾肥的低价位难度更大。毕竟,现在国际、国内的钾肥供应商就那么几家,而且各企业的库存量都比较少,与此同时,由于除中国外其他国家对钾肥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且价格比中国也相对较多,因此,国际钾肥供应商对中国的市场需求并没有太大的压力。对此,郭延亮认为,2008年,中国国内钾肥的价格可能比现在还会略有增长。(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