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4年中央政府大力推动测土配肥以来,各地的测土配肥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某些地区,甚至做到了“无测不肥”,测土成为了施肥的同义语,甚至代名词。浩瀚、繁重的测土配肥工作,多以肥料经销商和政府机构中的“三站”为主。
然而,随着测土配肥的发展,由肥料经销商和政府机关主导测土配肥的弊端开始显现出来了。于此同时,一群独立的测土配肥师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弥补了前者的缺陷。
“看病难、看病贵”,多年来困扰着普通民众的生活。究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因为“以药养医”的制度。经销商测土配肥,与医院靠卖药谋利有异曲同工之处。如果医院给医生下达了药价总额指标,难免会诞生出一个天价的治疗费。与经销商有上下级关系的测土配肥师,碍于各种经济指标的考核和管理,大多会倾向于多配肥。经销商负责下的测土配肥,难免会出现失真、偏颇的“天价”配方。这不能简单地用道德标准来评判,这是制度的缺憾。
现在,公立医院即将抛弃“以药养医”、“靠药谋利”的经营模式,从根本上缓解民众的就医难、看病贵问题。测土配肥,既然是为庄稼诊脉看病,不妨学学为人服务的新医疗模式,抛弃“以肥养测”的旧路径。
农业部门的基层“三站”,为我国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普及作出了众所周知的贡献。在测土配肥的实际工作中,“三站”似有形成超级经销商的嫌疑。通过与政府机关的关系,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行“三站”配置的配方肥,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重复上演。
寻找测土配肥的新模式,从制度上规避某些经销商挂羊头卖狗肉,拒绝让测土配肥沦落为变相促销的幌子,这是测土配肥制度需要面对的问题。独立的测土配肥师群体,让我们看到了一线希望。
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他们服务于农民,直接对农民负责,同时又不与经销商形成利益关联关系。在经销商和农民之间,他们构建了一个桥梁,起到了中介、平衡与监督的功能。测土配肥师与老总的关系,不是雇佣,而是合作。祝愿这个群体能尽快成长!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经销商最显眼的广告词不是某某新型肥料,而是“最优秀的测土配肥师坐诊”。如同医院,招牌不是药,而是著名的医师,药是医师的“奴仆”。这是广大农民最愿意看到的。
海尔与联想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技术创新,也离不开他们良好的服务。对顾客的优质服务,是缔造优秀企业的基础,也是一个行业和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农资产业的发展,也依赖于优质的服务。衷心希望,独立的测土配肥师,成为优质服务的科学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