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老师,代理我们的肥料吧!你开一个店,不用预付货款,我给你最低的进货价格,最长的回款周期。”国内某知名化肥企业的业务经理对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理事、山东省寿光蔬菜配方施肥服务中心主任曹凯说。曹凯婉拒了这个美意。
曹凯自己也数不清楚,同样的场景已经重复了多少次,损失了多少潜在收入。但是,他明白,这样的“邀请—婉拒”对场戏将一直继续下去。他说,“只要我有一口气,只要我还跑得动,我就继续做独立的测土配肥师。”接着曹老师顿了顿又说,“这样的邀请大概永远都不会断,也永远不会有结果。
企业的邀请源于曹凯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而他的威信则来自他长期坚持的独立测土配肥工作,来自他在各地的巡回演讲。在他足迹所至的山东大地,乃至甘肃、宁夏、河北、北京、青海、吉林、内蒙、陕西、河南等地,提起这位风尘仆仆的测土配肥专家,当地农民无不翘起大拇指交口称赞,“多亏了他,地里的收成多了,投入的肥料省了。老曹,人不错!”
自年轻时,曹凯就开始从事土壤肥料研究工作。长期以来,他一直坚守在第一线,如今已经54岁了。但是,真正开展测土配肥则是最近两三年的事情。他说,“2004年,中央政府开始推行测土配方施肥,开创了我事业的第二个春天,也送来了我生命中的新春天。”他调侃道,“我是枯木逢春啊!”
2004年6月9日,温家宝总理到湖北省农村考察工作,枝江市安福寺镇桑树河村农民曾祥华向总理提出了测土施肥的要求。温总理当场答应了,派出农业部的专家为曾祥华量体裁衣,开出了施肥“药方”。以此为契机,农业部门开始在全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005年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两年明确提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
曹凯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有利时机,准备将酝酿多年的测土配肥工作大张旗鼓地开展下去。老曹要做测土配肥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很多经销商慕名而来。他们看重了老曹多年积攒下来的技术声望,开出高工资希望老曹去他们那里驻店。化肥生产企业的业务员也来了,开出优厚的条件,希望老曹作他们的区域总代理。
让所有人感觉意外的是,老曹拒绝了。他选择了独干,而且只卖技术,不卖肥料。老曹说,“现在不是流行医药分离吗?看病的,不卖药;卖药的,不看病。咱们庄稼医生,也得医药分离。好医生救死扶伤,不一定非得开医院。”
曹凯担心的是,成了销售商的人,就不容易安安分分为农民服务了。测土配肥,就是为了节省用肥量,促进平衡施肥。经销商卖化肥,多售多得,追求的是销量。测土配肥师追求的是恰到好处地少,经销售追求的是尽可能地多。曹凯感到左右为难。他最后下定了决心,“我啊,还是做自由人吧!我就不信,独立的测土配肥师就不能为农民服务?”
可是,这自由人也不好作。走街串巷的汽油费、测土的仪器试剂费、林林总总算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老曹曾经想直接向测土的农民收费,可是又觉得不太现实。思来想去,曹凯又想到了原来的经销商朋友,打起了他们的主意,并提出了新的合作模式。
很快,一个流动的测土配肥“诊室”走进遍山东大地及各村的田间地头,曹凯的名字也随之走进了农民的心田。按照双方的协议,曹凯负责为当地农民测土配肥,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和土壤的养分状况给出配肥药方,由经销商负责按方配药。每到一处,先由经销商组织农民来听课,曹凯传授科学施肥技术,当地、当季作物施肥注意事项。而后,对各家各户做测土配肥。末了,曹凯不忘提醒乡亲们,“大家把配好的肥留一把,万一耽误庄稼了,大家去告我,这就是证据。”
在选择区域合作伙伴时,曹凯总是掂量了又掂量,筛选了又筛选。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坚决不合作;缺斤少两的,坚决不合作;明确下达销售指标和任务的,更是绝对不合作。曹凯说,“我不在意与单个经销商的合作关系是否破裂,我关注的是农民。只要农民满意,只要农民相信我,我就能继续为农民服务,能继续推广测土配肥,经销商就会继续来找我合作。给我发工资的,是农民。”令曹凯感到宽慰的是,多数经销商都能做到诚信经营。
令曹凯意外的是,个别违规经销商被他的较真劲感动了,会悄悄向他交牌。看曹凯计算得很认真、很辛苦,他们会不好意思地告诉曹凯,“曹老师,这批肥料的实际含量跟标识含量不一样,不是40%,是38%。您别计算少了,误了田里的庄稼。”每当这时候,曹凯难免会批评教育一番,并要求经销商适当降低销售价格。
通过测土配肥和授课,曹凯不仅为农民节省了投入,还治疗了一系列土壤病,改善了作物品质。很快,曹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走出了山东。甘肃、宁夏、河北、北京、青海、吉林、内蒙、陕西、河南等地的经销商和农民纷纷邀请他去授课。曹凯说,“忙,现在真忙。一年365天,起码有300天不着家,到处讲课。不过,也真值——农民都记得我。”
2004年12月,受苍山县蔬菜局授课时,讲台上的曹凯突然出了一身冷汗,然后手脚麻木。送到当地医院诊断,确诊为脑出血,紧急转院到济南某大医院,而后又到北京301医院治疗。曹凯住院的时候,不断有各地的农民朋友到北京来探视。主治医生感慨道,“老曹,农民舍不得你,不让你走,连阎王爷也不敢要你啊。到了鬼门关,又把你放回来了。”曹凯乐了,“我也舍不得走,我这罪还没受够呢!我还要继续讲测土配肥,继续推广科学施肥。”
现如今,曹凯的病算是好了,但他却没有遵守医生“多休息”的嘱咐,他依然在忙碌着。看到有的农民还不懂科学施肥,看到测土配肥中存在的诸多不规范,他依然着急上火,心绪难以平静下来。
为了帮助农民理解,曹凯编排了很多顺口溜,不仅被农民背诵,也成为了当地农村儿童的童谣。“死棵线虫怎么办?土壤施肥是关键。怎么治疗效果好?土壤调理不可少。要想蔬菜长得好,测土配方离不了。”每当听到这些带有稚音的童声,曹凯禁不住乐呵呵。
“咱这工作虽然累了点,可是名利双收,而且心安理得,睡觉踏实!”曹凯笑着说,“既富了自己,又造福社会,何乐而不为呢?”
如今已知天命的曹凯,将自己的天命与测土配肥联系到了一起。过去曾经是,现在正在是,未来也将是……对曹凯而言,变动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天命,是责任,是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