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信社改革系列谈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
小额农贷破解农村金融难题 (一)

肖四如

  小额农贷是中国农村信贷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中国传统农村金融制度的重大突破。小额农贷以其贷款门槛低、利率优惠、方式灵活、操作规范、管理严密等优势,正在破解农民贷款难、担保难和农村金融放贷难、农村信用环境差等一系列重大难题,对缓解农民贷款难、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以低门槛的信贷方式,有效破解了数千万贫困农民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贷款难问题。我国农民由于大部分从事家庭式的小规模、分散化生产,普遍缺乏有效的担保抵押物,正规的金融服务对大多数农民而言,门槛太高,可望而不可及,从而使农民贷款难成为非常突出的历史难题。小额农贷不需要任何担保抵押,覆盖面广,面向所有农户包括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但信用良好的农户,大大降低了农民获取贷款的门槛,首次让农民享受到比城市居民更加便捷、优惠的金融服务,成为破解农民贷款难问题的一个治本之策。

  同时,农民办理小额农贷的手续非常简便。农民通过评级授信获得贷款证后,只要持农户贷款证、身份证(或户口簿)及私章或盖手印,随时可到农村信用社柜面办理信用额度内的借款,不需要再次办理申请、审批等手续。六年来,我国有1/3的农民先后获得过小额农贷支持,数以亿万计的农民依靠小额农贷支持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对促进三农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

  (二)以信用为基础的贷款方式,有效破解了数亿农民贷款缺乏抵押担保物的问题。我国农民大都从事传统种养业,大额贵重的财产少,很难找到用于抵押担保的抵押物,而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使用权和住房在转为贷款抵押物时,仍存在法律和制度上的障碍。

  小额农贷的要义在于:以农户的信用作为获得贷款的条件,突破了农民贷款需要担保抵押的制度性障碍。农民只要讲信用、按期还款,并有产业支撑、有还款来源,就可以获得小额农贷支持,而且这种支持是循环的、持续的、便捷的。因此,小额农贷实际上是在现有法律制度下,通过形成一种抵质押品的替代机制,为广大农民找到了一条获取金融支持、加快脱贫致富的可行通道。

  特别是由小额农贷引申出的信用共同贷款模式,从更高层面上找到了满足农村产业经营户、农业龙头企业、产业集群等经济主体金融需求的有效途径。

  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本质上是针对有效益、有还本付息能力但又有风险、不易管理的项目,通过发掘与信贷项目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机制,既有效解决了薄弱经济主体抵押担保不足、难以达到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条件的问题,又为金融机构进行风险管理和分散风险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操作流程和工作思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