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银行业监管收费费率重新调整
村镇银行免费 农商行交费打五折
农信社、农合行延续免费政策 收费标准引入银行风险系数
本报记者 刘小萃

  一个四年前就曾引发颇多争论的问题,在2008年又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银行业机构监管费用究竟该收多少,以什么为标准收,始终存有争议。

  日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就“银行业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联合向银监会下发通知,通知明确:在银监会监管范围内的各类金融机构,将依据新的收费标准上缴监管费用。

  新标准出台后,我们可以看到三个明显特点:延续了扶持农村金融的思路,并加大了扶持力度;监管费率呈下调趋势;引入风险因素计收,银行风险越大缴费越多。

  农村金融机构享特殊待遇

  记者从中国财务公司协会获悉,新的银行业监管收费标准执行后,对政策性银行、农村信用社、资产管理公司、农村合作银行和三类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暂免收取银行业监管费。

  自2004年起征收银行业监管费,农信社一直享受免交监管费的优惠政策,但大部分农信社对于能否长期享受免费待遇并没有很大把握,而此次监管费新标准的出台,让极度渴望政策扶持的农信社松了一口气。

  除了农信社继续享受免费的优惠政策外,从2007年起新组建的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资金互助社也享受到了相同的“优待”。

  由农信社变身而来的农商行一直是农信社系统中的特殊一员,他们常常无缘农村金融的各种优惠政策。然而这次农商行也享受到了一定的优惠。 “开始我们的监管费是全免的,可改制为农商行后就要全额交纳监管费用,现在新的收费标准出台后,我们就能按50%交纳了。”北京农村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查阅了此次下发的《关于银行业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其中第三条明确提出:“向农村商业银行收取的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按上述收费标准的50%执行。”

  费率整体下调

  大银行费用仍偏高

  监管费包括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两部分。记者查阅该通知,这两部分费用的费率都有不同程度地下调,其中2008年和2009年的业务监管费分档费率还将按新标准逐年递减10%。

  新标准中,机构监管费按金融机构上年末实收资本的0.05%收取,下调了37.5%,而此前的收费标准是实收资本的0.08%。

  业务监管费仍按资产总额分档累加收取,其中3万亿元以下部分按0.016%、3—5万亿元部分按0.01%、5—7万亿元部分按0.006%、7—9万亿元部分按0.002%收取,9万亿以上部分免收。

  而此前的收费标准是:3万亿以下部分按0.02%、3—4万亿部分按0.015%、4—5万亿部分按0.01%收取,5万亿以上部分免收。

  很明显,新标准对资产总额在4万亿以下的中小银行费率降低,而4万亿以上银行的监管费用显著上升。“这就表明,虽然费率整体下调了,但受业务监管费影响,大银行监管费的下降幅度却大打折扣。”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据了解,除传统的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其余银行资产规模均在3万亿元以下。

  另外,本次收费标准还与2004年标准不同的是,在业务监管费的收取上将实收资本从资产总额中剔除,这样业务监管费的计算基数大大降低。同时新标准中,不再对银行的委托资产收取业务监管费。

  扶优限劣  风险因素计入费率

  新标准也体现了“扶优限劣”的意图,在机构监管费中加入了风险系数。

  通知明确,上述监管收费无论是机构监管费还是业务监管费,均“考虑风险因素计收”,风险调整系数根据被监管机构的监管评级确定,其中一级为0.9,二级为0.95,三级为1,四级为1.05,五级为1.1。

  据悉,此前银监会已制定《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通过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流动性状况和市场风险状况等六个单项要素进行评级,在此基础上加权汇总得出综合评级。其中,五级至一级的标准分别是:经营效果显著;经营效果较好;经营效果一般;业务经营安全性差;经营业务失控,存在重大金融风险隐患。“对其他金融机构,银监会也参照这个指引进行评级。”业内人士表示。

  银监会有关人士表示,这种针对银行风险进行收费调整的方式,符合银监会“扶优限劣”的差别化监管要求。他说。按照这一要求,同等规模的银行,最好与最差的,监管费用将相差20%。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