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7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谭家德


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校长 谭家德

  不为年薪50万元心动,而为三峡移民青年、农村青年成长就业动心,相伴职教18个春秋的重庆万州商贸中等专业学校校长谭家德,以军人坚毅果敢、多谋善断的特性在中职教育讲台上谱写了一曲曲为库区青年成长就业铺大道的动人旋律,展现了他人生的价值,摘取了一顶顶行业桂冠。他先后获得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优秀教师、优秀校长、教育先进工作者,共青团中央、农业部等七部委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还被选为重庆市第三届人大代表。

  育人使命崇高    拓展成才职教规模

  谭家德以“市场为依托、政府为支持”,寻求社会助学、合作办学,采取“择优联合、增效扩资”的策略,建成了占地405亩、校舍13万平方米,设备先进、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实力强校。使原有50人的教职工,实验设备仅有3.8万元,资产总值103万元的一所小型中职校变成了拥有教职工700人,实验设备2800万元,资产总值3.5亿元的全国首批半工半读试点学校。

  谭家德任校长八年来共招收中专生2.5万人,90%为三峡库区移民青年、农村青年和供销社下岗职工子女。经培训毕业推荐就业1.8万余人,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5800多人,并为“双百工程”培训农民1000余人。他领导的中职校成为培育三峡库区移民青年、农村青年成长就业的摇篮,为他们铺就了一条人生发展的五彩大道。

  彰显职教特色   倾力打造育人园地

  谭家德提出了“中职教育要围绕职业的技术和技术的职业使学生学有所获、获有所用、用有所值、值有所配”的职教特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既能增收致富,更重要的是发挥建设经济的潜能作用。八年来学校先后筹资3600万元,用于强化优化基础功能和实训设备,并从国家教育部和发改委争取资金600万元用于改扩建教学楼。

  学校是重庆市政府指定的市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单位;是重庆市万州区政府指定的实施“李兆基基金百县百万农民培训计划”在万州区的唯一培训学校;是重庆市万州区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内实施“7512工程”的重点学校;是重庆市级文明单位。

  创新办学模式   牵手企业服务于生

  谭家德说:“培训+考试+文凭”的办学模式只是给学生一张学业程度的证明,这种模式是职教低迷的弊端所在,职教的根本在于解决就业,要给学生一双能力的翅膀。”于是他提出了职教“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新路。针对农村贫困家庭的家长希望子女早打工早挣钱而提前让自己初、高中未毕业的孩子辍学打工的普遍现象,提出了改革学制的深层次构想。

  从2003年开始,以“2+1”学制为主的同时,学校试行了以初中毕业生为对象的“1+1+1”学制;以高中生为对象的“0.5+1+0.5”或“1+1”学制——“在校专业学习、企业顶岗实习、回校巩固学习”三部曲。这种弹性学制有效地帮助了农村移民贫困家庭的子女在充分享受教育权利的同时获得了就业技能。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就业为目的的“订单培训”是谭家德创新办学模式的又一力作。他任校长以来,先后带队前往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寻求企业合作,并在上海、深圳建立了安置工作办事处,与100多家大中型中外合资企业建立了“我培训、他用人”的良好合作关系。使该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满意率达99%。学校既品尝到了“就业畅、办学旺”的甜果,又体现了“服务三农、服务学生”的社会效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