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资产,促进增值敢为人先;突破体制,增加利润敢为人先;部门联合,齐心为民敢为人先;抢险救灾,应急保障敢为人先;多作汇报,寻求支持敢为人先。正是这几个“敢为人先”,才使得重庆市沙坪坝区供销合作社在短短的几年内,各项指标增幅创历史新高,连续多年被区、市政府、市总社及有关部门表彰,去年也被全国总社表彰为先进集体。
沙坪坝区供销社地处重庆市主城核心区,该社同样经历过辉煌、改制、徘徊的艰苦复杂过程。自从陈国权再次从街道办事处回来接替主任起,能够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获得骄人的成绩,几个“敢为人先”是他们腾飞的秘诀。
巩固资产,促进增值敢为人先
在改革中,该区针对改制后的固定资产多、散、旧的问题,率先实行社企分化,专门成立了新沙贸易有限公司,专门对社有资产进行管理。同时,积极争取区政府政策支持。区政府政针对区供销社注册资产过户到位相关问题,特意多次召开专题会讨论研究后明确批示:同意将改制后新企业的64宗注册资产过户到位,减免全部过户契税。
经过积极努力,社属107宗改制企业国有划拨土地成功变为出让土地,涉及土地面积44841平方米,政府减免土地出让金达1444万元,使社有资产增值2008万元(不含土地增值)。
有了社有资产,如何盘活壮大社有资产,这是摆在该社班子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在主任陈国权引导分析的基础上,大家一致形成了“改造、购买、联建、合作、租赁”的方式对资产进行优化。
该社在积极争取银行的支持下,解决了因政策性原因挂账停息40万元,清收各类欠款280万元,偿还银行贷款510万元;终结了“国际商业城”长达10年的经济官司,从而,保全了社有资产。仅在去年就采取购买、联建房屋等方式获得营业面积2117平方米。通过这些措施的落实,现已实现固定资产超亿元目标。
突破体制,增加利润敢为人先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他们积极探索新形式下的新体制,大力推行突破市、区、行业、体制的界限,实施对种格局的资产联合。他们主动与市总社“新合作公司”合作,成立了沙坪坝区供销社聚原超市,并在乡镇、街道建立日用品连锁超市6家,实现销售额1280万元,为全区农村生活日用品连锁网络的建设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工作中,供销社始终对连锁店商品质量、管理标准严格把关,诚信经营,并统一组织订购,降低价格,实行“二次返利”制度,连锁超市把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放在第一位,其中有5家超市被列为重庆市安全放心工程示范店。
该社大力发展“桐君阁”药房加盟店。一系列资产融动,现有26家药店加盟了桐君阁大药房,实现销售额1780万元。同时加大对加盟店的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药店的经营管理水平,杜绝了假冒伪劣药品流入市场,被消费者誉为“放心药店”。
为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积极探索经营新领域。大力开展电子数码商品经营,成立了易富达电子商贸公司;对巴楚禽业专业合作社实行控股;涉足典当等新的业务领域,形成了新的利润增长点;加盟海尔整体电厨一体化经营,月销售额就达5万元,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正是这些体制的变化, 使得该社仅2006年就实现商品销售2.9亿元,比2005年增长20.02%,;实现利润351万元,比2005年增长10.6 %,增幅创历史新高,上交税费906万元,实现招商引资1487万元。
部门联合,齐心为民敢为人先
为确保农资商品供应,在农资经营举步维艰的情况下,区社领导经常深入到农资公司了解经营情况,和他们一道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制定具体的经营方案,要求农资公司在农资经营过程中,主动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全力把供销社农资超市打造成一个学习农技知识、交流农业技术的好地方。该社以真诚的服务来迎取客源,以货真价实的商品赢得农民的满意,得到了普遍好评。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该社积极参与全区新农村科技服务活动,进行农资科技知识推广宣传,散发农业科技资料,张贴科教图片、推广新品农药化肥,为农民讲解各类农药化肥和伪劣产品的识别,以及农作物的种植方法等知识,为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已建立专业合作社32个,综合服务社42个,入社农户79858户,吸收入社股金208.17万元,覆盖全区39个行政村,入户率达6%。并组建了禽业、花木、休闲渔业、回收、农资等6个行业协会,为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发展“两社两化”的工作中,他们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新模式,培育农产品品牌2个,区级龙头企业4家,2个专业社为其产品注册了商标。其中控股的巴楚禽业专业合作社,已建立成鸡生态养殖示范基地2个,占地30亩,销售鸡苗300万只,产值1050万元。目前,种、养殖基地面积达到4750亩,实现年销售2050.7万元,实现利润230万元。42个综合服务社,入社社员达到44530人,实现年销售 1555万元,实现利润 80万元,为助农增收作出了积极贡献。
该社在村级逐步推行便民超市进农村工作,将安全消费放心工程与“双进工程”、“千村万店工程”有机结合起来,提供质量好、品种齐全、价格实惠的各类商品和服务,使农民方便消费、放心消费。同时,该社还主动与区农水局联合一起组建了歌乐山华腾渔业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联合发展,扶优扶强的新路子。
现在,该社拥有遍布城乡的各类经营网点212个,营业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上亿元。
抢险救灾,应急保障敢为人先
沙坪坝区供销社在搞好服务“三农”工作的同时,还在抢险救灾方面起到了充分的保障作用。不论是在煤矿透水事故、 还是森林火灾的抢险救灾工作中、特大交通事故的善后安抚工作、以及2006年特大干旱和去年的突发洪水灾害,都实现了“只要是灾情在这个系统需要的,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办好了”。一位领导这样评价:“区供销社在我们的抢险救灾工作中,完全起到了后勤部的作用,在第一时间内,为全区的安全稳定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更好地树立了新时期供销社的形象。”
截至目前,该社连续四年被市供销社评为综合工作一等奖;2004年,荣获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集体;并连续三年荣获沙区纪委授予的“纪检监察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6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评为“燃放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获市供销总社资产管理奖;沙坪坝区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全系统8个单位连续几年保持区级文明单位称号。
多做汇报,寻求支持敢为人先
沙坪坝区供销社主任陈国权说:“我们目前的工作环境和各项成绩的取得,实际还与始终遵循了市总社领导的一句话分不开,即‘在新形式下的供销社,供销社人必须找工作干,千万不能等工作干’。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向区里所有的领导汇报工作,让他们随时了解供销社应该干什么,干了些什么,现在干什么;那些是供销社份内的事情我们在做,不是份内的事情,我们也做好了。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得到这么好的支持力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