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链接——


  链接

  ▲ 总社“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开展两年来,共有1916家专业合作社入选,发展入社农户139万户,平均每个专业合作社727户,是全国的4.6倍。平均带动农户2505户,年帮助社员实现收入163亿元,专业合作社自身实现利润16.2亿元,工程取得初步成效。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施行后,已有1065家纳入“千社千品”的专业合作社完成了工商注册,占总数的84%;有1029家实行按交易量进行返还,占总数的54%;90%以上的专业合作社完善了章程,健全了组织机构,召开了社员大会。“千社千品”富农工程引导合作社发展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共发展注册商标938个,有694家专业合作社建有标准化生产基地,有853家通过国家质量认证,631家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338家通过绿色产品认证,152家通过有机产品认证。

  2007年入选的专业合作社中,有435家合作社的产品进入超市、批发市场,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374家产品进入供销合作社批发市场,实现销售收入33.7亿元。

  ▲ 2007年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会上,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与海南省签署《关于推进“新网工程” 建立海南农产品运输销售合作机制的备忘录》。会上,13个省市供销社与海南供销社系统共签订农产品订单42万吨,总金额达8.7亿元。

  根据《备忘录》,总社支持办好中国(海南)国际热带农产品冬季交易会;支持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在海南农产品运销中发挥骨干作用;支持海南省农产品运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和海南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充分利用总社的融资平台,支持海南供销合作社系统开展农产品运输和销售方面融资工作,支持海南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同时,海南省政府支持总社“新网工程”建设,加快构建海南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支持总社重大改革措施在海南进行试点和推广,加快海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改革与发展;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加大政府对农产品运销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支持总社搞好技术培训推广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 苏果超市因创出“南京模式”引起全国同行关注,首席执行官马嘉樑在北京荣获第二届“中国连锁业突出成就奖”。所谓“南京模式”就是依托南京大本营供应链、资金、管理、人才支持和保障,通过多业态快速布点使区域市场达到饱和状态,从而形成市场领先者的竞争优势,巩固市场地位,抗衡竞争对手。

  据了解,苏果在外埠市场已经加快了克隆“南京模式”的步伐,在淮南已经发展了11家网点,连云港22家,马鞍山27家,合肥21家,另外,苏果连锁网点不断向县城、乡村市场纵深推进,进入镇村的苏果“农家店”深受农民的欢迎。2007年1-9月份,在县城开设了35家网点,在乡镇及镇以下农村开出56家网点。至目前,在县及县以下乡镇店铺数超过1000家,占网点总数的56%以上,其中在镇村的网点数为783家。

  ▲ 云南省供销社系统 在党的十六大以来发展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两社一会”(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协会)累计已达10221个,提前3年实现兴办1万个“两社一会”的目标,“两社一会”已覆盖全省村委会,以及大部分村民小组,为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打下了坚实基础。从迪庆雪域高原到美丽的西双版纳,从滇东北的彝族村寨到怒江峡谷的傈僳人家,处处都能见到供销社兴办的门店,感受到它给农民带来的实惠。

  昆明市供销社在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把兴办农村“两社一会”作为深化基层供销社改革、提升为农服务水平、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工作来做。在具体工作中采取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措施。仅两年的时间,全市就发展“两社一会”916个,加上原有的网点累计达1657个网点,已覆盖全市94.6%的行政村和大部分村民小组,服务农户632738户。2007年1-8月完成销售收入12092万元,助农增收4678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