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8年1月16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以创新团队实现科研创新
云南省烟科所召开2008年工作会议

  本报讯  为了落实全国烟叶工作座谈会议和云南省烟叶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7年工作取得的成绩和经验,认真分析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明确2008年工作主要任务。1月7日,云南省烟草科学研究所、中国烟草育种研究(南方)中心召开2008年工作会议。会议重点研究创新团队建设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问题,扎实推进科研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007年,云南省烟科所、南方育种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烟叶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科研来源于生产,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强化以科研为中心的主体工作,围绕烟草农业科研工作重点,以科学的态度和“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各项工作均取得了较好成绩。表现在:科研工作成绩显著,科研项目构成和科研产出稳定发展;自主创新,烟草农业核心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加强过程管理,主要研究工作进展顺利;集成创新,科技服务工作成绩突出;对外合作交流工作全面展开;通过深化改革,规范管理,保障了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会议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科研工作的大方向和根本目标是:围绕行业科技创新工作重点和云南省烟科所、南方育种中心的方向任务,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支撑烟叶生产发展的科技水平、促进所(中心)又好又快发展为核心,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

  为此,在今后一段时期,云南省烟科所(中心)将深刻把握科研工作的大方向,始终不渝地坚持科研来源于生产、科研必须为生产服务的宗旨,以“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为奋斗目标,发挥优势、突出重点、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围绕中式卷烟“两个十多个”发展对烟叶原料的需求和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加大新品种选育、育种新技术、特色烟叶品质风格、彰显烟叶特色的配套技术等烟叶生产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力度,力争取得重大突破,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按照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因地制宜,积极研究、探索、集成、推广适应专业化生产、提高烟叶质量和安全性及节本增效的栽培、调制、植保技术;以打造科研创新团队、培养创新人才为重点,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云南省烟科所(中心)科研工作跨越式发展;以“烟草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和联合实验室为平台,极力加强烟草工农业、行业内外、所内外、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运行机制,培养和造就具有突出创新能力的人才,打造出由创新人才引领的目标明确、团结上进、争创一流成果的科研创新团队。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力争在3-5年内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在重点研究方向培养出3-5名学科带头人或知名专家,形成专家带团队,团队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的发展基础。

  按照以上方向和目标,2008年,云南省烟科所(中心)将坚持科研和推广并重,严把立项关,抓好重点科研项目的申报,加强项目研究过程的动态管理,强化目标管理。围绕烟叶原料研究重点,面向重点卷烟企业、重点骨干品牌的原料需求,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水平,着力突破烟叶生产的关键技术。自主选育和引种选育相结合,加强新品种选育示范,培育特色优良品种;以“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项目为主导,推进烟叶功能基因、资源环境、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烤房改建及烘烤、降害增香、烟叶品质分析等方面的研究,逐步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并积极转化为生产力,形成闪光点,不断满足卷烟工业的需求。提高对科技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突出工作重点,针对烟叶生产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着力解决烟叶生产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示范等方面做出亮点。突出全所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先进实用技术的普及应用步伐。

  云南省烟科所、南方育种中心全体职工参加了会议。该所所长(书记)、中心主任宋利民代表所领导班子作了工作报告,副所长邓云龙进行会议总结。会议对2007年的财务工作报告和工会工作报告进行了审议,表彰了在2007年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张葡女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