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信社系统中资产规模最大的一家——广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以总股本扩充7倍的大手笔,开始了向农村商业银行转变的第二轮变身。
2007年12月20日,广州珠江实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 “珠江实业”)的一则认购公告披露如下细节:广州农信社2007年拟采用定向募集方式新增35亿股,每股发行价1元,增资扩股完成后其总股本将扩充7倍,为40.25亿股。珠江实业准备以3000万元现金认购其中3000万股。
这已经是广州农信社第二轮增资扩股。
2005年,广州农信社改革方案获批,当年5月23日增资扩股,招股总数为5亿股(每股1元),一个月之内即快速完成目标。随后的2006年11月,广州农信社完成统一法人管理体制改革,以一级法人金融机构的身份重新挂牌,并且把变身为农村商业银行和5年内争取上市明确为战略目标。
改制后的广州农信社经过一年多发展,截至2007年11月末,已交出不错的业绩答卷。内部消息称,目前广州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成功突破千亿元,成为继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后,广州地区第五家存款超越千亿元的金融机构。其年度经营利润预计将达到历史新高的15亿元,综合实力在全国农信社系统中首屈一指。
银监会规定的农信社改制为商业银行需要迈过两个基本门槛:资本充足率为8%和不良贷款率为15%。事实上,截至2006年10月末,广州农信社资本充足率为6.23%。而不良贷款方面,广州农信社理事长黄子励表示,截至2007年7月份,广州农信社500多亿的贷款中有73亿不良贷款,占11%。根据国家五级分类标准,相对于其他国有商业银行比较高。但他表示这不具可比性,国有商业银行有财政辅助剥离不良资产,而信用社从2003年开始的改革中仅分得21亿用于剥离不良资产。
黄子励还提到,信用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存贷利差。在与农行脱钩之前,贷款抵押率极低,导致大量的不良资产。目前经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调整,贷款的抵押率不断提高。现在500亿的贷款中300多亿有抵押,使导致不良资产的可能性进一步减小。
广州农信社人士没有透露此次增资扩股后,对其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具体有多大的提升。作为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资本充足率反映商业银行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银行业人士分析,如果广州农信社此次成功完成增资35亿元,将大大增加资本充足率计算公式的分子端,这是市场公认的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种途径。增资完成后的广州农信社,将在注册资本金方面达到与目前已经挂牌的北京农村商业银行和上海农村商业银行不相上下的规模。(摘自《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