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07年12月25日  新闻热线 010-63744178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坦洋工夫”茶香弥漫巴拿马
——中国申奥第一茶“坦洋工夫”巴拿马展销侧记
松间月

  北京时间2007年12月6日至9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届巴拿马中国贸易展览会”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两洋会展中心举行。3200平方米的展厅里,来自中国13个省的100多家企业产品参加展出,中国历史名茶“坦洋工夫”红茶作为福建省的主要参展品参加了展销。

  “坦洋工夫”赴展对于其发祥地的福安市有着特殊的意义。“坦洋工夫”红茶于1851年由福安坦洋村的胡氏所创制,列“闽红”三大工夫红茶之首,因其醇香袭人,为世人所喜爱,特别为欧美人士所青睐。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坦洋工夫”红茶与贵州“茅台酒”一起获得金奖,从而奠定了世界名茶的地位,人们以能喝到“坦洋工夫”为荣幸,英国王室也因此将它作为专供茶。可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坦洋工夫”却几番沉浮。近年,福安市委、市政府将茶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决心恢复和打造“坦洋工夫”这一历史品牌。几经努力,效果显著,去年成为中华名人工委指定专供用茶,今年11月被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等单位联合确定为“中国申奥第一茶”,将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作为礼品赠送给体育健儿。 

  福安人一直以“坦洋工夫”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为荣耀,近百年来他们深记着“巴拿马”的名字。此番赴展,意义重大,福安茶界人士亲切地称“坦洋工夫”重返巴拿马。副市林光华代表福安市带去福建坦洋工夫股份有限公司、福安天香茶叶有限公司、福安市坦洋茶场、福建城湖茶厂生产的“坦洋工夫”以及福安工夫茶厂工艺花茶,而一同前来参展的福建省名优茶推广中心也展出了经过精心加工和设计包装的“坦洋工夫”红茶。

  巴拿马时间12月7日晚6时展览开幕式隆重举行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外事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吕聪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副主任张伟和巴拿马政府官员、部分外国使节、工商界人士等100多人首先来到福建展馆参观。福建展馆正中间悬挂写着中英文巨幅横标:中国红茶“坦洋工夫”重返巴拿马;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金奖中国申奥第一茶。大家详尽了解“坦洋工夫”茶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吕聪敏赞叹说:“‘坦洋工夫’参加这样的展销活动太有意义了!相信‘坦洋工夫’一定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   

  巴拿马国土面积7.5万平方公里,全国人口312万,首都巴拿马城人口151万。巴国地处太平洋东岸、大西洋南岸,又是连接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交通要塞,特别是1914年巴拿马运河开通以来,各国商船从此通行,加上当地实行自由贸易区政策,使得万商在此云集,这里成为北南美洲尤其是中南美洲各国的“桥头堡”。

  中南美洲国家肥胖者众多,他们喝惯咖啡、可可,对于茶叶显得十分陌生,普遍带着好奇的眼光和神秘的色彩看待茶叶,但他们中许多人都听说过茶叶可以减肥,不少人在品“坦洋工夫”茶时说自己还是第一次品茶,而当地一些喝过袋泡红茶的人对比“坦洋工夫”无不赞叹中国的好茶。每天,福建展馆人头攒动,面对各式的询问,当地华侨轮流为福建参展者当义务翻译员,许多华侨建议中国茶界到巴国开设茶叶专卖店。

  “坦洋工夫”红茶的文化内涵是:生态、和谐、健康、高贵。几天的展销,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肤色、不同的民族的人们徜徉于福建展摊,他们或购买、或咨询、或品尝“坦洋工夫”,表现出对中国茶和茶文化的浓厚兴趣。“坦洋工夫”的香醇令品茶者醄醉,中华茶文化的魅力更令参观者折服。在展馆的一侧,一面“坦洋工夫”的红旗上密密麻麻地写满参观者留下的签名和题词。他们中上至耄耋老人,小至4岁幼童,纷纷表达了对“坦洋工夫”、对北京奥运会的美好祝愿:

  好茶!中国的好茶!

  向北京奥运恭喜,为坦洋工夫喝彩!

  祝福2008奥林匹克成功!

  巴拿马红十字会的祝贺!

  ……

  一个个简单的签名,一句句普通祝语,无不表达和寄托着美好的感情和良好祝愿。参观者大都用西班牙文写祝语,而一位华侨也用西班牙写道:久违了,坦洋工夫。请努力吧!民族茶叶品牌一定重振雄风。

  Panama siempre lo recordara  Te“Tanyang Kongou。”中文的大意是:巴拿马永远记住“坦洋工夫”。这句话西班牙语或许代表着参观者的心声。这是巴拿马女大学生Karla Lone品尝“坦洋工夫”后的留言。她说自己的中文名叫罗佳佳,刚从台湾回来,在那里的三个月经常与朋友品饮乌龙茶,没想到今天在家门口喝到正宗的中国红茶。

  “坦洋工夫”茶香弥漫巴拿马。“坦洋工夫”来到巴拿马,巴拿马人真正喝到“坦洋工夫”。几天来,《巴拿马商报》、《新报》、《拉美快报》等当地媒体,热情洋溢地报道“坦洋工夫”重返巴拿马的消息。《新报》还大篇幅刊登福安市领导《寻找先人的足迹,创造今天的辉煌》的推介讲话,好让读者了解“坦洋工夫”茶的前世今生。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